☆、刘庆与左小娥(五)(1 / 3)
几日之后,左大娥成了宣德殿中一名乐伶,而左小娥则如愿在温德殿的九思阁当上了差。
九思阁作为诸侯王的书房,自然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看到这这阁中万册藏书的那一刻,小丫头心底里简直做梦似的欢欣雀跃……这么多的书啊,没想到,她这辈子竟能看到这么多的书呢。
即便、不能翻阅,只这么每天看看签牌,过过眼瘾也是好的啊。
半月后,温德殿,九思阁。
向晚时分,西边天宇间一轮蔼红色的斜阳将将坠入苍青山峦间,柔亮夕晖自文杏木的斜方格纹窗透了进来,晕开半室绯光,映得这一间整肃简雅的书房也多了些暖色。
三丈见方的殿室,其中一排排素漆的樟木书架栉比而列,每一层宽槅上都井然有序地罗置着竹简、木椟、帛书等,甚至还有些兽皮所制的革卷。沉黄色的简椟上,皆坠着玉制、象牙制或者竹制的签牌,逐一看上去,《淮南子》《天人三策》《竹书纪年》《汉书》《两都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铙歌》……既见经史百家之属,也有诗赋歌辞之类,半月前初见之时,令得左小娥连连咋舌,既而惊喜不已。
此时,这偌大却并不空旷的书房中,西窗下的素漆书案后,十二岁的青稚少年正悬腕而书,柔暖夕晖浸得他一袭秋白色衣衫染了薄红,仿佛整个人都笼在一团浅绯色光影里,越发显得眉目秀致。
“墨太浓了。”他语声无奈,似是有些忍无可忍地顿了笔,抬眸向案旁的左小娥道。
这小丫头本是帮他研墨,奈何手握墨柱,一双眼却眨也不眨地胶凝在竹册的篆字上,菱形卵石方砚中的墨汁已浓稠成了墨浆也浑然不觉……
“啊?”闻言,十一岁的小少女蓦然警醒,匆忙地那卷《长杨赋》上收回了目光,一双清透眸子有些惊乍地看着砚池中已然稠成了浆糊的墨汁,着实狠吓了一跳。
小丫头一张清灵脸儿涨得通红,连忙请罪道:“殿下息怒!婢子,婢子……这就去倒了重新研!”
刘庆看她这呆拙模样,心头却是无奈又好笑:“你就这般喜欢看书?”
“嗯嗯!”小丫头闻言,微怔了一下,而后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几岁识的字?”他问。
“呃……”小丫头微微皱了眉头,努力地想了想,道“似乎是自没未进掖庭的时候起罢。”
听阿姊说,他们左家亦是几代诗礼传家,虽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