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揭开(5 / 7)
成了通家之好,直接兄弟相称了。
许碧险些噎着:“梅大兄去修书了?”
“是啊。”沈云殊不老实地摸着媳妇儿的手,却也不耽搁他说话,“其实先帝那会儿就想修书,只是因为太子和端王之事,先帝一病不起,这事儿也就耽搁了。如今西北平安了些,东南也还好,皇上就想起了此事。正好明年春闱,新进士少不了,人手足够。梅家伯父是大儒,皇上召见之后就说起修书之事,梅伯父说自己年纪大了,这些年心思多在民间之事上,于学问上反而有些荒疏,就推荐了梅大兄,说他于杂学上还下过几分工夫,这修书,自然是集天下书籍之大成,梅大兄于此还能效几分力。听说皇上当场就传了翰林院掌院学士与国子监祭酒来,让他们与梅大兄谈论杂学,结果……”
“结果梅大兄赢了?”许碧不满他又卖关子,“讲话讲一半,讨厌!”
沈云殊嘿嘿一笑:“你这不都猜着了吗?梅大兄旁征博引,掌院学士与祭酒最后也甘拜下风,称赞梅大兄博学。梅大兄说,翰林院要供奉朝廷,国子监则育天下英才,自然走的是正统,他是杂学旁收,故若论杂学自是略有心得,若论书经文章,则他不如。”
“没想到梅大兄还真是挺会说话的。”梅若明瞧着有点儿书呆子样,没想到君前奏对还挺有一手的。也难怪,梅汝清带着儿子出来游历,不就是为了别让儿子读书读成呆子么。
沈云殊笑道:“梅大兄是个说实话的人。皇上听了颇为高兴,说修书就是要海纳百川,当即就赐梅大兄进士出身,封他为从六品修撰,入翰林院修书了。”
“从六品——”许碧想了一下,“就是新进士入翰林,一般也是从七品编修开始的吧?”
“还得是考得好的。”沈云殊点头,“若是不好的,外放地方为官,最多也就是七品县令,有些还未必就能得着缺呢。”京官惯例是比外官要高些的,虽然编修也是七品,县令也是七品,但前程却是不同的。
许碧不由叹了口气:“这事,香姨娘知道么?”
“如今父亲禁了她的足,只许她往婷儿院子里去,大约是不知道罢。”沈云殊如今对香姨娘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不知道才好,姨娘这——素来明白的人,到了婷儿身上怎么就糊涂了呢?”
许碧瞄了他一眼,没说话。沈大将军与香姨娘的那一番话,夫妻两个知晓之后都极是无语。沈云殊尤其尴尬,前有沈卓,后有香姨娘,都是他亲近的人,叫他在许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