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顺心(4 / 8)
未有,可见倭寇之患,确系日重,不可轻忽。”梅汝清的官话还略带点儿岭南口音,听起来有点软绵绵的,可语气却十分之刚硬,很容易让人想起《论语》里说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句话。反正许碧对他颇有好感。
“梅先生是自闽南一路游历过来的?”沈云殊精神一振,“便是为了倭患?”
梅汝清并不拐弯抹角,点头道:“闽南尚且如此,何况江浙。老朽与两小犬皆略通倭语,或于将军有所一用。”
哎哟这是自荐来的日语教师啊!朝廷三催四请的都弄不来一个通译,这会儿人家自荐的一下就来了三个。可见大儒就是大儒,不仅仅是学问好,还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
沈云殊也是大喜,立刻就请梅汝清三人到沈府去住,却被梅汝清婉言拒了:“老朽以为,军中斥侯均应略习倭语,若得主将应允,老朽欲公开授课。”他略一迟疑,又补充了一句,“犬子倭语未熟,不足为师,若有不弃欲共同商讨修习,倒是无妨。”
许碧立刻就推翻了自己刚才的结论。到底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人,可不单单只会开门见山。方才这话说得多么委婉,就是说我本人是要公开合法,得到最高驻军将领允许的情况下为侦察兵们公开授课。
这个最高驻军将领当然不是指沈大将军,而是指袁翦了。也就是说人家并不瞒着袁翦偷偷摸摸,好像把公粮变了私粮似的,那太也有失大儒光明正大的身份了。
不过相对的,两个儿子就不去上公开课了,而是可以在家里开补习班,愿意来的可以报名。名义上是梅若明和梅若坚水平不够,其实就是给沈家开了方便之门,让他们可以做一点非公开的事情,毕竟家庭补习班这种事都是私人的,并没必要非得先报给袁翦知道。
沈云殊心领神会,笑道:“梅老先生赤心报国,在下真是无任钦佩。正好军中通译不足,水平亦是参差不齐,在下明日就上报袁大将军,择日请梅老先生开课。只是两位世兄既是无事,前来江浙总要与此地的读书人有些来往,若住客栈未免不便。今日既是在下先遇到老先生并两位世兄,少不得近水楼台先得月,要请到家中住几日了。舍弟也是一心向学,若能得两位世兄近前请教,实是幸事。不瞒老先生,在下虽是行伍之人,也晓得读书重要,亦想向两位世兄请教,还望两位不要嫌弃粗人。”
他说着就喊五炼:“快遣人去客栈取梅老先生的行李,速回去将园子里的书斋收拾出来,请几位入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