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放弃努力的三十天:(2 / 9)
多也以能够成为“知行生”而自傲。
当年,谢大儒来京一次不容易,还是看在傅家的面子上,特意来接傅小里跟着他去学儒的。
戚老爷子也有点意动,想趁机送戚小斐,跟着去镀一层金。
但是戚小郡王有自己的想法,总觉得他已经上够了学,而且他还有郡王衔,并不准备科举,十年寒窗的苦读套路不适合他。等被送到谢大儒面前之后,戚小斐就是一通胡说八道。
谢大儒却因为达尔文的那一句进化论,而茅塞顿开,欣喜异常。
戚小斐当时心都凉了,没想到自己瞎扯淡的东西,反而对了这位古怪老爷子的脾气,真真是马失前蹄,失算了。
结果,谢大儒却称,戚一斐是他的“八字之师”,也就是一字之师的变种。他怎么能收自己的老师当徒弟呢?当下就非要开坛做法,替他已逝的师祖收个小徒弟。
这种事,戚老爷子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
但谢大儒也很坚持。
最后两个圆滑的老狐狸,在心知肚明对方到底打着什么主意的情况下,假意客套的讨价还价了一番,就让戚一斐成了谢大儒的……师弟。
总之,是要替一个亡者收回徒的。
师父、师祖:“……”
大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戚老爷子成功让孙子的名声镀了金,戚一斐不用去山里读书了,谢大儒也满意的开发出了新的教学思路。
唯一倒霉的,大概就是有琴师、傅里这些弟子。
如今想来,戚一斐这才顿悟,谢大儒其实是想借戚一斐吉星的光,又看出戚家的荣光未必能够长久,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微妙的关系纽带。师弟——需要的时候,就是师出同门,不需要了,也不用受牵连。
毕竟古代师同父,但没说师兄弟也有这样的责任,历史上不顾同门之谊而反目的师兄弟,多如牛毛,也不会有人说他们凉薄。
戚老爷子当时就看破了这点,却觉得这个交易很公平,谢大儒给他孙子名,他借自己在朝中的势回馈。
换言之,戚一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得上是有琴师、傅里以及吴情等人的小师叔,虽然这仨都假装忘记了这层关系,打死不愿意叫一声。
戚一斐自持是个慈祥友善的酷“长辈”,也很“大方”的没和他们掰扯。
当然,戚一斐不认吴情,只是因为他根本不想和这个脑残有任何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