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佛海波澜无尽时(二)(1 / 5)
佛海波澜无尽时(二)
徐三欲要收养裴秀为义子,周文棠闻得此言, 却是眉头紧蹙。男人稍稍一叹, 眯眼道:“你可想好了?小心日后养虎成患, 又是一个潘亥。”
徐三目光坚定, 沉声道:“你放心,这一回, 我会慎之又慎。方才你一言将我点醒, 曹姑之谶语, 确实未必作得了准。而我呢,偏偏要卯足力气,让它一定成不了真。徐裴秀, 我是养定了。”
男人斜倚榻上,淡淡听着,却是一言不发。半晌过后, 他轻轻叹道:“你何时动身去寿春?”
徐阿母生前有言, 自觉一生荣华,皆在京都, 便遵嘱徐三, 死后也要将她葬在京郊。母女二人挨得近些, 黄泉之下, 也好日日相望。
至于贞哥儿的尸身, 早已被郑七烧为灰烬,草草葬于西南险地。徐三心有不甘,便向官家求了从二品的诰命, 还求得官家准允,贞哥儿可隆丧厚葬,魂归故里。
眼下已是年末,待到正月,徐三便要动身离京,登山踄岭,送贞哥儿的空棺回乡安葬。
——正月。
徐三骤地又忆起了曹姑之谶语,那妇人说过,让她在正月里,救一个命中注定之人,若是不救,必将孤独终老。可她若是动身离京,前往寿春,只怕谁也救不得了。又或许,是在半道之中,救下某人?
徐三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匆匆瞥了眼周文棠,这才试探着道:“我正月动身去寿春,一去一回,怎么也得小半个月。待我回京,再过上三两个月,那门婚事,便也要提上日程了。”
她稍稍一顿,并不看他,只垂眸问道:“你呢?你正月又有何打算?”
周文棠闻言,漫不经心地道:“正月十五,乃是上元节,亦是开封府中,一年两度的佛道大典。今年主持大典之人,明面上是三大王,其实是我这个奸臣小人,代为督办。来年正月,只怕我得在大相国寺,待上小半个月了。”
这佛道大典,若是追根溯源,倒还是由徐三而起。想当年她蟾宫折桂,新官上任,京中便出了那吐蕃獒犬之事。为了清查道观寺院,徐三便以盂兰盆为名,办了一回佛道大典,顺理成章,将京中僧人道士的名单来历整理妥当。
诗曰,无心插柳柳成荫。徐三倒是不曾想过,这暗含政治意义的祭典,反而为开封府的拢袖之民,增添了如许乐趣,以至于从一年一回,慢慢地变为了一年两度——正月十五一次,七月十五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