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3 / 5)
最终还是以大齐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
因为战况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发生在陵川,所以此次战役也被称作是“陵川之战”。
北夏这回号称发动了十万大军,实际上的士兵人数大概在九万人左右。
这九万人当中,除了一些逃兵之外,有三万多人死于战场,四万左右被俘。
匈奴左贤王董木合身负重伤,不治身亡。右贤王呼韩邪被容漾活捉,带回长安。
这一仗,北夏可谓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匈奴单于得知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当场晕死过去。
他不仅仅是心疼他的士兵,更是心疼他最优秀的两个儿子。
单于本就年迈,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便直接病入膏肓,不省人事了。
他的孙子、董木合之子呼屠吾斯趁此机会发动兵变,取代了他的祖父,成为了新一任的单于。
因为此时匈奴大败,兵力孱弱,呼屠吾斯生怕大齐会趁热打铁,将匈奴一网打尽,于是便主动向大齐求和,甚至表示愿意向大齐称臣。
而大齐并没有立即对呼屠吾斯的请求作出答复。
尽管这一仗大齐胜得很漂亮,可身为大齐皇帝的裴清殊,却无法全身心地沉浸在打了胜仗的喜悦之中。
因为他曾经最敬重的哥哥,没能活着回来。
裴钦墨为国捐躯的消息,比容漾大军更早一步传回了京城。
可裴清殊一直不肯接受这个现实。
他总觉得他的四哥还在。只要一日没有看到尸体,他便一日不相信他的四哥已经死了。
直到大军班师回朝,容漾亲自扶棺,将裴钦墨的尸体抬了进来。
“皇上,请节哀。”容漾跪在裴清殊面前,低下了头。
裴清殊皱起眉,痛苦地闭上眼睛,微微仰起头,不想让眼泪掉下来。
可他实在是忍不住。
他想起那年初见时,四哥才刚刚十二岁。他站在宝慈宫的凉亭里作画,一身墨绿色竹节纹长袍,衬得他身姿挺拔,玉树临风。
少年裴清墨对所有人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态度,就连对待向来与他十分亲近的七皇子,也是经常不假辞色地加以训斥。
只有对待裴清殊时,四皇子的态度才会稍有缓和,甚至还会有一些隐隐的维护。
裴清殊记得,那会儿九皇子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