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正考(3 / 4)
味道就盈满了李爹的口腔,真的是太苦了,李爹怀疑这药怕是加了整株的黄莲,苦得他舌根都麻了,就算李爹是一个如此注重形象的书生,也不禁脸色微微扭曲。
但随后,一股清凉之意便直冲脑门,李爹顿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就连刚刚苦到舌根发麻的嘴里都不禁微微回甘。
同场学子笔走龙蛇唰唰的答题声、试卷的翻动声、炭盆内火炭“噼啪”的爆裂、陶罐里面片在水中的翻滚声……空气中的墨香、面片香萦绕在鼻尖、火炭的温暖和水汽的湿润……
这一切,李爹终于又感觉到了。
真是没想到,自己在假号房里磨练了一个多月,可一旦进入了真正的考场,还是会被考场的气氛所影响,果然,假的就是假的,当不得真。
如果不是雁回准备的这枚药丸子,不知他还要在紧张的情绪中挣扎多久呢。
李爹顾不得苦笑,急急展开考题,定睛细看。
这是第一场,是正场,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场。如果正场出了问题,后面的初覆、再覆、连覆,答得再好也没有用。
因为每年都会有年龄在十五岁以下的考生与他们这些大人同考,因此,为了表示公平公正,考题就会分为两成两份:已冠题和未冠题。
李爹年岁已三十有一,自然是答的已冠题。
已冠题考《四书》文一道,贴经文一道,五言六韵律诗一首,即要求考生写八股文一篇、填空题一道、一首五言六韵诗。
首题:不以规矩。
次题: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
诗题:赋得薄采其芹。
李爹长出了一口气。
这几道题对他而言,都没有难度。
心里一轻,李爹觉得身上的压力陡然一消。他竟然会被这些他平时答都懒得答的几道题,弄得心神失守、接连败北?!真是不可思议。李爹自己都觉得奇怪,他怎么会怕考试怕成这样?!完全不需要!
凝心静神,李爹拿出草纸,提笔破题。
“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
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
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此固不必实有此规矩也。顾不必有者,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