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逃亡(二)(1 / 4)
第2章 逃亡(二)
杂乱的队伍在继续缓慢地移动着,总有官府的差役骑着马来回地跑着。
大儿煜爬回到母亲的身边,倚偎在许七的身边甜蜜地睡着,对于孩来,只要能够跟母亲在一起,就是快乐的,没有一丝的忧愁。
只是,此时的许七却忧心忡忡,不知道把这个大儿带出来,对孩是对还是错。
不过,她还是十分庆幸,终于逃出了那个被她当成魔窟的尉迟王府,也终于离开了那个对于她来,只有恨没有爱的尉迟家的七少爷——康王尉迟义。
尉迟家老夫原是想生十个儿女,所以用“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这十个字来为自己的儿女命名,哪知道只生到第九个的时候,尉迟老夫便一命呜呼了。
尉迟老夫的心意是好的,便看他为儿女们起名便知道他是个老儒士,奈何女不良,没有了家长的管教,终却成为了大楚国的祸害。
尉迟家五男四女,把持着大楚国的朝堂,任谁都相信,等到老皇帝一死,这个天下很可能就会变成尉迟家的天下了。
尉迟义也是大楚国最年青的元帅,他的大哥尉迟良掌着大楚的军权,但是只有尉迟义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统帅。
大楚国已然处于了风雨飘摇的困境中,北面和西北有边患横行,南方又有蛮夷作乱,朝中奸佞当道,国内风不调雨不顺,黄河年年泛滥,关中大旱频仍,难民遍野,饿殍遍地,流民啸聚山林。
只差有人能够振臂高呼,然后便是烽火四起了。
许七是在弟弟八郎的帮助之下,逃出了开封城。
为了躲避尉迟家的抓捕,他们只能混入到京城周围乞粮的几万难民之中,以求能够获得片刻的喘息。
*****************
这些难民是因为黄河决口而从陈州、颖州、徐州、亳州等地一路逃难到京城的,而京城开封也遭受到了水害。
只一个月间,难民人数便达到了十万。
皇帝和各位大臣们都惊慌失措,生怕会有人充任陈胜吴广,率领着难民揭竿而起。
朝廷一面四处调粮以赈济灾民,一面派出军队在路途设阻来拦截各处仍然纷纷赶往京城来寻食的难民。
但是难民的数量太多,便是禁军也无法尽数阻住,还是有难民源源不断地赶来。
无奈之下,朝堂上的户部尚书尉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