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六零年代小媳妇2(1 / 5)
刘建设结婚后生了两儿两女,自他结婚开始,从他一个人是刘家食物链最底层,变成他的家庭是食物链最底层。
刘家地位最高的是爷爷刘刚,然后是奶奶吕秀娥,接着是刘建国一家,然后是家里养的鸡,最后才是他们一家。
乐乐妈―李晓红偶尔在吕秀娥无故狠打她孩子时,会稍微阻止,这让吕秀娥相当不满,自己孙子她想打就打,只要不打残,老二媳妇紧张个什么劲,怎么敢跟长辈有不同意见?
有不同的意见就是忤逆不孝,所以吕秀娥更不喜欢他们一家人。
他们一家努力做活赚工分,负担大部分的家计,然后还经常被打、被骂,吕秀娥也常因一点小事,就不给他们饭吃,所以她们一家人都长得面黄饥瘦,刘乐乐虽然已经六岁,但是看起来却像四岁。
吕秀娥不喜欢老二刘建设,对老二媳妇李晓红更是不满,这时老大刘建国睡了村里的寡妇,而周梨花也怀孕了。
周梨花威胁刘建国要控告他流氓罪,要求刘建国要让她嫁入刘家。
吕秀娥曾经问过神婆,神婆说周梨花这胎是男孩,吕秀娥害怕自家大儿子真会因为流氓罪而坐牢,同时她也想要留下周梨花肚子里的男孩。
刘建国目前只有一个儿子,刘建国的儿子对吕秀娥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
正好,这时正处于“三年饥.荒”,是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死亡超过一千万人,吕秀娥为了保下老大刘建国的儿子,在这种时候要求老二和李晓红离婚,再把四个孩子赶出家门,让刘建设娶周梨花。
刘建设虽然不赞成吕秀娥的作法,可是他也没有反对。
整个村子虽然对吕秀娥一家的作为非常不齿,但是正值大饥.荒中,自家都吃不饱,都有人吃观音土死了,哪有心去管那么多闲事。
李晓红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孩子回娘家,她娘家只有一个小她十岁的弟弟,因为家穷所以二十多岁都还没结婚,虽然娘家也接纳了他们五人,可是毕竟处于大饥.荒中,李家没有太多粮食,而李晓红为了把粮食省给四个孩子吃,所以率先饿死。
接着因为家里真的没有粮食,外婆和大姊也让出粮食,然后她们两人也饿死了。
母亲王芳死后,舅舅李伟忠就对吕秀娥一家深恶痛绝,但是李伟忠还是照顾着刘乐乐兄妹三人。
事情并不是这样就结束,如果为刘乐乐兄妹的故事取一个名字,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