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皂荚树下一少年(2 / 3)
头戴金冠,身穿皂袍,腰横玉带,足蹬短靴。身上干干净净,并没有一般富贵公子们带的荷包、玉佩甚至长剑等物。唯有负在身后的手中松松地握了一把普通的折扇。
侧身时,露出了少年面如冠玉,目似流星,鼻梁挺直,唇若涂朱。
一张走到哪里都惊艳得让人移不开目光的脸。
少年的眉骨有些高,浓眉如墨,令他原本过分俊美的脸,瞬间有了棱角。
少年的眉宇间尚有一丝稚气。
富贵人家的孩子大多早熟。这一丝稚气在他这个年纪的少年来说,已经有些不寻常了。然而,却也令他有了同龄人少见的亲和力。
红云寺的主持方丈寂余陪在一边,合什轻诵着《往生咒》。
待他诵完二十遍,少年终于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多谢方丈。”
少年正处于变声期,嗓音微微有些沙哑。
寂余方丈再念一声:“阿弥陀佛。”微微欠身致意,道:“前些日子,礼部侍郎沈家和清江侯府都派了人来,说今日女眷要过来拈香。贫僧先告辞了。”
少年知道寂余方丈是在暗示自己红云寺要放人进来了,颔首表示懂得。
二人不再交谈。
寂余方丈自去了。
少年身后闪出一名玄衣人:“公子,确是两府女眷。清江侯夫人和沈大夫人是姐妹,所以相约而来。”
嗯,那就不是特意来邂逅自己的。
少年的目光仍旧萦绕在皂荚树冠上,半晌,问道:“师兄那边呢?”
玄衣人顿了一顿,道:“百泉大师梳洗已毕,正在烹茶。”
少年终于放松了神情,眉宇展开,嘴角勾了起来:“那我们过去。”
沈府的女眷们进寺时还觉得奇怪,怎么这么少的人。
冯氏奉承韦老夫人:“还是母亲见多识广。今日各寺都人粥一样,唯有母亲挑的这个地儿清净。”
罗氏却觉得一个外人都没有挺奇怪的,忙命人去打听。人回来报:“寺里先前就没开门,我们来了刚开。”
韦老夫人笑道:“这就对了。红云寺的桂花京城闻名,怎么会没人来?”
话音未了,家人来报:“清江侯夫人带着小姐也来了,正在门外下车。”
罗氏喜出望外:“姐姐来了?”
韦老夫人笑道:“我们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