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布下课业(1 / 6)
古池先生却是典型的大儒形象,他身子比较瘦长,虽然年轻大了,却身板挺直,一脸严肃,行事做风也符合他那儒雅的外形。
看到乔宝莹,点了点头,见她跟刘无好在底下坐下,他也接着开始讲。
而那些才子们自从乔宝莹来了后就有些不专心了,似乎有不少人想过来跟她说话。
乔宝莹想起乡试时汪子渔告诉苏辰的另一道题,是关于海夷道的一些政策与看法,题意有些针对涉外的经济。
她是后世来的人,自然知道海夷道的重要性,而且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国外的武器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若不是她跟苏辰的官职在那儿,不可能随意出海,她还当真想跟苏辰出一趟去。
待古池先生说完,他的目光慈祥的看向乔宝莹,古池先生今年有五十好几了,老来得女,小女儿还没有嫁人。
瞧着这意思是轮到乔宝莹上台讲些勉励的话来,她还不知道该怎么讲呢,毕竟不是苏辰,腹稿还没有打好,就赶鸭子上架了。
乔宝莹硬着头皮上了台,就见古池先生坐到了刘无好身边,两人还在谈论展东风的事,瞧着还极其看重的。
乔宝莹在主座上坐下,十几双眼睛盯过来,全部帅哥有没有。
乔宝莹清了清嗓子,忽然想起北边士子的一道题,于是问道:“你们对北边士子的那道对‘海夷道的一些看法’有何感触?”
乔宝莹神来一笔,她也只是随口一说,底下的士子们却全部沉默下来,他们还当真没有注重今年的乡试,毕竟他们都是考中了举人,准备明年会试了,乡试所涉及的知识面比会试时的更加浅显,所以他们根本不屑去研究。
而且今年的乡试对于他们平江府的秀才们是有优待的,苏大人前脚在平江府内冶水,给平江府带来了不少税赋收益,从头到尾他们都看到了,所以平东府的秀才们写下的答案必定比其他地区的写得更加深刻一些。
有不少人还后悔怎么不等到今年乡试,搞不好也能中个前六名呢?
乔宝莹自然不知道这些才子们的想法,她见没有人说话,而那边明显聊着天的古池先生和刘无好也下意识的看向她了,不知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为何说到了这海夷道来。
乔宝莹接着说道:“其实下考场不仅是平时的知识积累,当然还有平时对身体的缎练,眼下隔着会试没有几个月了,该学的你们已经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下来,不是一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