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问君安好(4 / 6)
也太没有自知之明了。这种时候难道不该他先说“某不能耽误汝等之花期,今放汝等自去,日后多加珍重”云云。这不是也成一段佳话了吗?
非逼着人把脸撕破,真是太过分了。
孙菲笑道:“等出了莲花台就日日长吁短叹,离了鲁地更是缠绵起来,慢慢的就生了病。”这病说白了,就是郁闷出来的。
姜旦连忙起身向孙菲致歉,代姜扬赔不是。
孙菲也赶紧扶起姜旦,感叹:“大王如今大有长进了。”
姜旦这位“大王”的动向还是有很多人关注的。毕竟他是陛下最心爱的弟弟,虽然平时很少见姜旦去凤凰台陪陛下吃吃饭、谈谈天,但姜旦的孩子,不管男的女的,出入凤凰台跟自己家一样简单,跟大公主和三公主的孩子一样,都是陛下的自家人。
姜旦突然出城近一个月才回来,还带着另一行人进凤凰台朝见,很快这些人的底细就都被众人给翻出来了。
众人才知道,姜旦让位的那个弟弟也因渴慕陛下,把鲁国一丢,带着妻儿臣子跑来了。而且一来就把一个名叫孙菲的人举荐给陛下,陛下见之心喜,立刻就授了二品官!
太过分了!
令人发指!
上头的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平白又被鲁人占去一个!这怎么能行呢?
于是更多的世家都激动起来了,纷纷找门路自荐,于是姜姬就觉得最近几次殿试的人数好像越来越多了?
人多也好,不愁没地方放。因为这前几批的人员全都可以算是“试用品”,最后能留下多少不好说,所以基数越大越好。
殿试的考试也很简单,就只是考一考鲁律而已。
不过入放的官员们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更习惯以前人治时的方式,虽然会通背鲁律,却根本做不到每时每刻照着鲁律去做。
姜姬对这种事的应对是:只看结果。
只要结果上与鲁律的结果一致就可以,行事方法上可以不必太过苛求。
毕竟鲁律并不能算是包罗万象,在很多时候它也有不足和不周到的地方。
她现在也不可能去阅读每一条鲁律,更不可能都由她一个人去制定,她只能挑选和她心意相通的人去制定鲁律,并要求他们要按照事实来制定律条:就是出现一件事后,这件事是怎么解决的,就照这个例子制定法条。
更接近判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