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挑人(2 / 3)
是死了丈夫被婆家给卖出来的。
呃……冯莺扶额,肯定不是我的眼光有问题,是他们显得太老成了。对,一定是这样!
冯莺越来越觉得把房嬷嬷母子拐来的决定是无比的英明之举,老的帮她在家里调教下人教导她们规矩礼仪。小的帮着料理家里的一些外务,让冯莺少了许多许多的烦恼。
那两个小丫头被房嬷嬷调教了几天,做些粗活已经颇为有模有样了。冯莺还颇有兴致的给她们俩起了名字,叫白毫和银针,以后再有丫鬟还可以叫碧螺、普洱、毛尖……省的到时候再想名字。两个小厮则叫元顺、双喜。
当时冯莺选人的时候房嬷嬷没好反驳,过后又问:“姑娘为什么不喜欢那两个年纪稍大些的丫鬟,她们一个十二一个十四,奴婢问了,都会女红,买来就可以做事。不像这两个小的针线还差的远,离做衣服至少要三四年的功夫。”当然,白毫和银针都认为自己是会做衣服的,她们在家的时候可是三四岁就开始拿针了。只是那个水准离房嬷嬷的要求差的有点远。
冯莺回道:“那么大的丫鬟小心思就多了,学的规矩也杂,不如买两个小的从小调教。横竖家里如今就我一人,能穿多少?再者,我们家原本就阴盛阳衰,女人太多了容易出事。”
房嬷嬷一听点头道:“姑娘说的确实有道理。”
又过了两天,等家里收拾的差不离了,冯莺便带人去程氏这一代族长家里去拜会族长太太。
程家在渝北关一直都是大户人家,在永昌伯之前,家里每代都有在朝为官的,只是他们都是文官,只有永昌伯走的是武举路子。
程太太娘家姓关,她是个爽朗爱笑的妇人,冯莺一见面便觉得她面善。加上有田氏的渊源在,两人很快就能搭上话。
关氏笑道:“你在这里安心住下,若是有什么事只管打发人过来说一声,咱们程家的亲戚在这一带还没几个人敢欺负。”冯莺谢过关氏,送上自己从京城带来的一些土仪和两匹锦缎。关氏吩咐下人说:“冯娘子算起来也是咱们家亲戚,去把两个奶奶请过来认一认,别以后在大街上见了面再不认识。”
关氏的两个媳妇都很年轻,长媳生了一子一女,大的三岁,小的还没满周岁。二儿媳只生了一子,上个月刚满一周岁。
冯莺见了这几个粉雕玉琢的小孩子心里也觉得欢喜挨个夸赞了一番,又每人给了一枚金锁做见面礼。
见她出手这样大方,关氏的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