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我的名字叫胡亥(2 / 5)
之意,如今墨家的实力也不是当年的墨家可比的。
李斯点头,斟酌道,“四年前那群僧人在书舍里留的经书典籍,臣下细细研读过了,佛教与之墨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照里面的记载,彼处教众之多,影响之大超出想象,对墨家若放任自流,百年之后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政点头,想了想便道,“暂且按兵不动,蒙恬传来密信,十余波人相救张耳及其族人,半数以上皆为墨门人,待押回咸阳,行刑之时只怕更热闹,届时再做打算不迟。”
兴平虽是知道墨家有可取之处,但先前六玄子枉顾秦法在前,家规高于国律,为权当政,这不是可放任自流的事。
墨家虽是难对付,但麻烦的不止这个,兴平忧心忡忡,迟疑问,“咱们如何打算都好说,只是姑娘那里……”
董慈对墨家推崇之极,走得又近,当真要动墨家,她这一关就难过,闹起来只怕就不是小吵小闹了。
赵政揉了揉发胀的额头,摆手示意兴平此事先放一放,他的王后平日好说话,又听话又软和,只是一旦涉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整个人就跟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能一下子跳起来挠你几下,便是夫妻多年,设想在这件事上董慈能支持他是天方夜谭,绝对没有可能的。
李斯亦了解董慈,听了兴平的担忧,想起当年董慈逃离咸阳时浑身是伤的情形,见赵政眉头微蹙,便劝道,“阿政回去好好与阿慈说,事关重大,说清楚了她会明白的。”
赵政点头应了,董慈吵也好,闹也好,是打是骂他都能受了,只莫要如当年一般,说什么分手要离开他便好,这是她不能碰的地方。
李斯说完正事便告退了。
蒙恬五日后便可至咸阳,董慈生下胡亥的日子也近了,这件事还是先瞒一瞒的好。
赵政朝兴平吩咐道,“王后身边的人都交代一番,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嘴巴,另外把扶苏接回来,让他陪着王后,这一月暂且不用去军营了。”
兴平点头应了。
除非赵政打算采用墨家的主张,否则这是一统江山必走的一步棋,越早处理越好,非做不可。
临近胡亥出生的日子,除却朝堂政事,赵政基本都陪着董慈,董慈以为是朝事平顺的缘故。
事实上是赵政将消息隔绝到了宫门之外,董慈成日都呆在寝宫,连偶尔会进宫来说事情的董毅都被交代过不与她说墨家的事,咸阳城里发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