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人心百态(2 / 5)
喜阴谋。此类中人,若在朝为官,必祸害朝廷,奸臣当导,使之国之不国。若在内闱,必是家宅不安,祸其肃墙,宗族大乱。臣今年四十有四,只娶妻一人矣,受人病诟至今,然,臣并非高风亮节。实是吃一堑长一智矣。宣德二十一年,臣父纵容妾室,差点酿出巨祸,至方家近乎连根相拨。子不言父过,追根结底,内宅不宁,私德不修,必酿大祸,绝无妄言。至此,臣立下家规,但凡族中子弟,四十无子方可纳妾。此妾必为良妾,若有异心,必定留子去母。虽惨忍至斯,然,为保家族永安,必定壮士断腕,所谓一时妇人之仁,酿成滔天巨祸,悔之亦晚矣。”
方知礼这番话说得铿锵凌厉,先表扬自己对皇帝一片忠心,却遭此横祸,表明内心不忿。然后追其原因,主要是因小人作乱。而后又惮述小人作乱的后果,在朝堂上,将国之不国,对内,必内宅不宁,祸起肃墙。最后又例举方家,先前也是因纵容妾室,方酿成惨祸,方家近乎折戟,这才痛定思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纳妾。纳妾必为良妾,若有二心,必定留子去母,虽说残忍,但为了家族安宁,就不得有妇人之仁。
虽然方知礼话里话外没有半分指责贵妃之意,但皇帝是如何许人矣,朝臣又是何许人矣,这分明就是指责贵妃一派就是那作乱小人,使忠良惨遭陷害,弄得人心惶惶,实乃寡恩之辈。孙贵妃之流的人物,必能使家中无宁日,又借方家之事,委婉谏言,想要内宅安宁,必壮士断腕。否则酿成大祸,后悔也晚了。
皇帝听了,点点头,笑言:爱卿所言甚是,听卿一言,朕如当头棒喝,酩醐灌顶。
孙贵派的人一听,又惊又怒,如被刨了祖坟般,齐齐围攻方知礼,斥其胡言知语,不知所谓,皇上家务事也是你能管的?
然后,方知礼不骄不躁,舌战群儒,引经据典,综合古今,把贵妃派的人驳得面带青黄,惨不忍睹。
太子派偶尔插上两句,表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被方知礼怒目而视,斥其“非当事人,岂能明白众口铄金,积毁蚀骨之痛?我方家家规森严,族中子弟从无膏梁之辈,如今被小人胡泼脏水,岂能不恨?我方家一世清白,岂能让小人作鬼污陷?虽孙氏已伏法,但归根结底,孙氏此类人寡恩刻薄,自私阴毒,为着海市蜃楼般幻景,就陷害勋贵女眷,毁其名声,无恶不作,死一万次不足以泄忿矣。若这样的人再多出两个,恐怕在场诸人也没得安宁。老方我就是护短之人,虽孙氏已死,但胸口怒气难平,不钉死孙氏一流,实难以消心头之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