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2 / 3)
眼看她们要把话匣子打开,费尔森便催促她们出发:“我们过一会儿再聊,孩子们都等急了。”
祝潼摸了摸爱德华的脑袋,柔声问他:“祝阿姨的家比较远,大概要需要五十分钟的车程,你要不要先吃点东西?”
爱德华有一双琥珀色的眼睛,他看着祝潼,酷酷地摇了摇头,并不着痕迹地躲开她的触碰。
刘可婷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路上都跟祝潼聊天。而坐在后座的费尔森则和儿子玩联机游戏。
祝潼这才知道,原来刘可婷本科毕业后就到英国进修西方文学,她博学多才,很受导师的喜爱。她和费尔森是在一场研讨会里认识的,刘可婷以其特有的见解,当着满席的英国人犀利地批判了英国传统文学的缺点与不足。她这番举动不仅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也无意间引起了费尔森的注意。
名声鹊起的导演,才情横溢的留学生,他们互相欣赏,互相倾慕,很快就在英国注册结婚。不久以后,刘可君也跟随姐姐到英国留学,而她们的父母则离开了琼京,回到老家安享晚年。
刘可婷的口才很好,说话又风趣幽默,祝潼听着她说她和费尔森的故事,时不时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刘可婷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她歉意地向祝潼笑了笑:“不好意思,我这人话特别多,尤其跟投缘的人在一起,说得兴起就止不住。”
祝潼友善地说:“没关系,难得你觉得我投缘,多说点也没关系。”
刘可婷问她:“我们才刚见面认识,你不好奇我为什么觉得你投缘吗?”
祝潼顺着她的话问:“为什么呢?”
刘可婷告诉她:“其实我是一个编剧,没有灵感的时候,我经常逼着身边的人给我讲一些有戏剧性的故事。有一回我让君君给我提供素材,她说了很多故事,我都没有感觉。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她就把你的故事讲了出来。当时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实事件,我追问了很久,她才肯告诉我,原来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刚在电影节上摘下影后桂冠的祝潼。”
祝潼第一反应,竟然是追问:“这么说,费尔森导演找到我试镜,也是因为听了这个故事?”
问完以后,祝潼只觉得惊奇。她大概可以猜到,刘可君所说的应该把黎绍驰混淆她和祝淇的故事。她以为自己多多少少也会为此介怀,而然现在被刘可婷提起,她突然发现,似乎不如想象中那么执着于过去。原来,她已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