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2 / 3)
不多了,便准备再说几句收场了,“这簪子是朕送给太后的,看来是底下的人不仔细了,包兴,你去内务府把那做簪子的女史找来,朕要看看,她有几个脑袋够她误事的。”
包兴道“是”,打了个千就出去了。
后来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游姝月无罪释放。
那女史在镶宝石的时候不小心戳破手还滴了蜡进去,冬日里又冷,蜡就冻在里面了,安福宫里燃了香炉,稍微靠的近些,蜡便和着血融化了,于是便出现了那样的景象。说白了,一切都是“误会”。
游姝月出了暴室,里面传来鬼哭狼嚎的声音,她却漠然。收了皇后的好,自然应该付出代价。
这事当然是角里先生出主意,皇后一手策划。皇后收买了李姽婳和女史,一个在簪子里动手脚,一个假装被“不祥之人”克了,还伤及了龙胎。种种迹象自然引得太后大怒,而太后最忌讳这种事情的,所以游姝月的小命又重回到皇后手中。皇后期间并未插手,却把游姝月吃的死死的,若非游姝月一下子就想通了,这一次还真是会死在她手中。
也怪那李姽婳看的太久了,游姝月回忆起来的时候便起了疑心,还有李仙妍,当时夺回簪子的时候露了马脚,这才叫游姝月想出个所以然。若非皇后大意,没有杀了那个女史,给游姝月来个死无对证,还真没有办法说清楚。即使找回证物查证了,太后恐怕也会心有余悸,对她多了一分厌恶。以后宫中行事更是多有不便。
游姝月并未急着出宫,而是先去给太后请安。一来,由她亲自解释清楚,免得太后心中留结。二来,惩罚下做了坏事的人。
去了太后宫中,游姝月十分清楚的解释了发簪“泣血”的原因,陈述时假含了哭腔,莫不惹人怜爱。而后又十分诚恳的求得太后原谅,脱了羽缎的身子显得十分单薄,摇摇欲坠的跪在极冷极硬方正三尺的石砖上,弱质纤纤,身姿楚楚。太后也不忍心多加责怪,嗔斥两句便作罢了。
游姝月暗暗鄙夷,若非知道事情真相,这老婆子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
太后神思倦怠,屏退了众人。游姝月也顺势出了安福宫。
东龙常安还侯在外面,想等游姝月一同出宫。
出宫途中,游姝月借口去御医院请脉甩了东龙常安,东龙常安看着她信步朝御医院走去,云丝乌鬓乌黑亮泽,羽缎迎风飒飒,一步一飘扬,仿若步步莲花一路盛开,那样清丽,那样宜人。
游姝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