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案审风云(求月票)(10 / 12)
那夏凌惜呢,难道就因为她死了,就可以不追究么?”
静伫一旁,至始自终身如玉立的骆珏笙缓缓开口道:“高大人,您可以将宋子昂所报的公帐与夏凌惜所做的帐本对比一起,您可以看到,夏凌惜所进的玉是公帐上的玉价,那就代表着,连夏凌惜也不知道这玉材是假的,周夫人,你方才所说的,谢卿书与夏凌惜狼狈为奸,并不成立。”
单经亘马上接口道:“夏凌惜进了谢卿书的玉石后,雕出饰品,有不少是被双缘拍卖行自已留着,难不成,她还自已坑自已的店铺不成?”
钟氏脸色急剧变幻,急急摇首大嚷,“不要信这丫鬟的话,我儿子是不会做这等事,他是谢家的长子长孙,又没有旁的兄弟跟卿书争,谢家迟早是他的,他何苦要做这等丧尽天良的事?”她已经要面临狱之灾,看这情形,丈夫和婆婆是无望了,唯一的依靠就是儿子,希望儿子能为她打点,让她在狱中少受些苦,早日出狱。
如果谢卿书再犯什么事,她怕,自已会死在牢中。
钟氏虽然一直神智不清,胡言乱语,但这句话倒合情合理。
谢老夫人听了,如醍醐灌顶,她不解,谢卿书贪图的是什么,站起身,柱着杖,缓缓走到谢卿书的面前,紧皱的眉头,压住了一大半的眼角,显得老人愈发苍桑,“卿书,你说句掏心的话,有或没有?”
看着谢卿书那张唇红齿白的脸,既便是如此狼狈,她也认为,自已的孙子如鹤立鸡群。思绪间,不由得突然想起钟雯秋把五岁的谢卿书带回谢府的情景。
那时候,她被谢家的长辈逼得走投无路,只好独立出谢家,自立门户。
可她一个女人经商谈何容易,处处受阻时,还亏了不少的本金,家况日下,钟氏便带着两岁的谢卿书回娘家。
直到三年后,谢夫人挺了过来,谢家的日子蒸蒸日上,钟氏也带着五岁的谢卿书回府。
那时,谢卿书粉妆玉琢般,站在一堆的大人中,那么小的孩子,直着腰板,挺着小胸膛,毫不怯场,反倒一个一个喊了过去,口齿清晰,完全不象是小地方养出来的孩子。
让她惊叹之余,不得不对钟氏刮目相看,钟氏能把孩子带得如此优秀,必是费了一番心血。
可没多久,她便发现钟氏对孩子的教育根本不上心,只管是给他温饱,平常自已的心思都在打探谢府的生意上。
于是,她闲暇之余,老夫人开始教导这个孩子,待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