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团队(1 / 3)
那天, 她正走出农场的大门, 想要去超市里面买点东西, 结果就看到两辆汽车驶了过来。
从车上陆陆续续下来了六七个人, 有男有女,其中只有一个中国面孔, 其他的人,一看就是非我族类, 全部叽哩咕噜地说着口音浓重的英语。
他们有的扛着摄像机, 有的拿着话筒,还有的带着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仪器。
从机器上面的台标来看,则是国外某著名电视台的。
贺清扬读大学的时候,老是用他们台的纪录片来练习英语听力,所以一看就认出来了。
然而,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若狂, 而是:卧槽, 搞得还挺正式的,这些人是真的假的?
该不会是什么坑蒙拐骗的新招数吧?
不过那都是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 现在的重点是:怎么跟他们交流呢?
放眼整个农场, 稍微会几句英文的,就是她自己了。
问题是她的水平也就是相当于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 读写尚可,听说就一塌糊涂了,尤其是口语,属于说一句想半天的状态。
这种情况之下, 实在是担任不了中外交流的重大职责。
她正在纠结,那个中国面孔站了出来,走到她面前:“请问,你是这家农场的老板吗?”
“是啊。你是……”
“哦,我姓潘,你可以叫我peter。”
贺清扬伸手,“彼得潘先生,你好,欢迎光临。”
那人一边与她握手,一边笑道:“我有一个前同事,叫做托马斯杨,他之前来过你的农场。你还记得吧?”
贺清扬忙道:“记得啊,当然记得。”
就算记不得,也要说记得嘛。
彼得潘道:“是这样的,我们电视台想要拍一部和农场有关的纪录片,主题内容就是“世界上最值得一去的十大农场”。托马斯杨知道之后,强烈推荐了你的农场。他本来是想亲自过来的,但是临时有事,来不了了,所以由我来代替。哦,对了,关于我们电视台,不用我介绍,你应该熟悉吧?”
他边说边指了指台标。
“当然,大名如雷贯耳。”
“这是我们的证件,你也可以看看。”彼得潘仿佛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一样。
贺清扬扫了几眼,也不好意思拿在手上看太久,便递了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