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部落的发展(4 / 4)
星期下来华夏也吃不消了。终于想清楚了一个原因。因为花部落的人不认识字,没有标准的度量衡。用竹简刻下生产的资料和数据也只有华夏一个人会看,他们还是在采用刻木结绳的方法记数量,效率相当差。于是华夏让木竹工场的叶生制作来一堆竹简。
晚饭过后华夏就把部落的所有人叫到了饭堂。用木碳在饭堂的墙上抹出一块黑板来,再找雪白的熟石灰作为写画的工具。教他们认字。这种字就叫华字好了。找来竹简把每天教的每个字都刻下来并且附上音标和注释,以后谁要是忘记所学到的字都可以在这本竹简书查到。书名都想好了就叫“新华字典”。
华夏打算先教他们认字和度量衡这些当前要解决的事。再慢慢教他们加减乘除甚至是几何化学物理。华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塞进他们的脑里。想到这里,华夏怕自己以后会有一天把前世的知识忘了就惨了,连忙叫叶生制作出很多块木板和竹简搬到自己的书房里堆着。并且让华土按照自己的设计,烧制出用来点燃烧动物油脂的油灯,灯芯是用毛皮搓成的绳子制成,作为晚上照明用。
华夏计划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用木板和竹简刻下来,比如炼铜铁大概的方法,还没事写上一些名人名言,哲学道理之类的东西,总之是自己知道的都写上一些,放在自己的书房里保存起来。(华夏的房子当初设计是3房一厅一室,华花和华夏各一间,一间书房。一个武器厅和前门口的会议室。)
每天晚上华夏教完课后就多了一个任务就是刻字画图。而部落的人也同样是拿着竹简和燧石刻刀做华夏布置给他们的功课。虽然他们的智商没现代人高,学得比较慢,但他们学习很勤奋。每天要做完作业才肯睡觉,这让华夏不得不叫纺织工场的场主华姆再多制作出2大箩筐的灯芯才够用。华夏自己也被他们学习的热情给感染了更加勤奋起来,心想,要是当年的自己像现在一样勤奋,考上什么清华北大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哈佛剑桥也没有问题。
之后一到晚上,花部落内灯火通明,传来朗朗读书声,直到晚上十一点过后才慢慢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