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结局并不是结束(17 / 18)
么,他们谁都不会知道这两人的内心中品尝与散发着的是什么滋味。
“我们活在这世上,谁不想做个好人呢?”
舒琳轻声呢喃着。
“只是没得选啊……”
……
其二-来者是谁,完。
其三-虫鸣螽跃,预计明日(10月8日)开始更新。
……
其二完结。本篇的的推理元素不重,毕竟本来就是一本写灵异的作品。不过,之所以会有这篇的出现,本质上还是因为我“想要”写出这么一篇故事,关于路以真、简如薇和水菁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得到与失去、他们的脆弱、他们的执着……他们在之后的故事里还会有出场——在设定中,嗯。
对,“设定中”,换言之,虽然这部作品的设定看起来不小,但一开始我的打算只是写完第一卷。大概到“其四—梦语无声”,约90-100万字。现在看起来好像只是刚刚开篇,实际上本书内容已经过半了。写完第一卷后会否继续写下去,就看到时是否仍有写作的动力吧。
其实在最初的大纲中,“来者是谁”才是《雨色深红》的第一篇,那时夜深这个形象还没有诞生,主角名叫夜永咲,在该故事里的地位等同于路以真。在第一版“来者是谁”(15万字)完成后,才追加了“血眼阴行”并将其调整到序篇,主角名设定为夜深,女主角名为蓝冰雨,在故事中的地位等同于谢凌依。当“血眼阴行”进行到10万字左右(大约是现在版本“第二十一章实验姿态”的位置)时,又对故事大纲进行了第二次修改,追加“噬魂幻夜”并将其调整为序篇。
上篇的“附注”中明确了夜深的一部分设定,这里再说一点点。夜深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理智”的人,而是“自认为理智”的人。他在思考时会强迫自己切换思维模式,尽可能全面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换言之,他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理性思考并非是他在面对问题时的本能反应,他也会有失去冷静的时候,如本篇开头的场景。
另外,夜深是认同“主观优于客观”的那类人。虽然他也说出“绝对”的话语,如“不可能”、“不存在”等等,但对他来说,这类话语的意思实际是“我不认同其可能性”、“我不认同其存在”。这与真正带有“绝对”意味的判断是有差别的。
参考作品列表见附注。
附注
1、来者是谁:本篇大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