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去京城(1 / 6)
转眼到了七月初。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开始了。
谢海宁信心十足地下了考场。
不出意外, 他考得很好。
申报志愿时, 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京城医科大学。他打算继续干他的老本行, 不过这一回准备主攻中西医,等到学成后就成了中西医能手。
八月中旬, 收到了京城医科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与邓萧成了校友。
对“儿子”考上大学,宋阿娣一家十分低调, 亲戚之间都没通气。因为两年后, 还有一个儿子也要参加高考,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她想, 等时间一长,也没人分得清楚究竟是哪个孩子自小被养在沪上的吧?
谢海宁自己也不以为意。
回来后,他就像个隐士一般地生活着, 从不在亲戚面前露面, 与自己的“父亲”也很少同框,对人情世故更是淡淡的。
即便和伟民、伟军、伟波他们,也接触得不多。
唯一有着联系的, 就是田园。
虽然同在沪上, 可二人之间离得比较远,偶尔会写信聊聊。在信里,大多谈谈文学创作之类的事情, 对其他的很少涉及。
在去京城上学之前,谢海宁特地过来,与他们一家说了会儿话。这时候, 元元和伟民已经读高三了,伟军和伟波也在重点中学里读书。
高三学习是紧张的,黎元元的写作也暂停了。
与后世相比,现在的高考由于录取比例非常低,要想闯过这根独木桥,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更何况,她还想去京城读书?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前有邓铭、邓萧,现在又有一个谢海宁。田家兄妹四个,相互比着,学习成绩都很不错。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单一拿回来,都排在年级前十名之内。
田爸爸和王妈妈倍感欣慰。
忙碌之余,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在亲戚们之间,也很有面子。
阿叔就常常教育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要向堂哥堂姐们学习。
他们一家四口和小嬢嬢一家三口都住在闸北的老房子里,和爸爸妈妈挤在一起。一间半屋子,外加一个阁楼,一下住了九口人,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元元他们去看望爷爷奶奶,都是站一会儿就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