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新电影剧本(2 / 4)
这倒并不是林佑泯的阅历多么丰富,智慧多么出众,以至于对这些东西有所不屑。
只是因为他一直觉得人唯一没有区别的是出生和死亡,至于中间的过程,他相信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生,而正是因为这点差别,人才之所以为人,才有所谓的人生意义。
相对于没有可复制性的空洞的人生感悟而言,林佑泯更愿意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深深吸引他的剧本里,那些充满着人文主义色彩的温情细节。
在从泷田洋二郎那儿听到《入殓师》这个名字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怎么怎么样,只是出于对这个特殊职业的兴趣罢了,但现在看来,林佑泯很庆幸没有错过这样一个剧本。
看过之后的感觉,就好像在路边书摊上淘到求之若渴却不得的绝版旧书一样,在安静的感动中,还有清醒的思考,要知道在这个商业大片泛滥的时代,能做到这两样中的一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电影还没有拍出来,但仅仅从剧本里的分镜头里,林佑泯就已经喟然地感悟到了许多东西,什么是好剧本,这就是好剧本。
故事是极普通的故事,人亦是极普通的人,只因为他做了一项极不普通的工作,所有的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人从生下来就是有偏见的,群居的人把这种偏见会固定下来,这就是禁忌。
死亡对于人来说,尽管是无法逃避的终点,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忌讳谈论它,更别说亲自担任这项工作了。
从失败的大提琴手转行做入殓师的主角大悟也毫无例外的受到人们的歧视和不理解,昔日的好友、相濡以沫的妻子、甚至连死者的亲属都觉得这是一件让人觉得羞耻的工作,他们毫无例外的选择了远离他。
这正是人性的可悲之处,对不了解的事情就习惯性的选择顺从传统的看法,从来不愿意换个位置来感受别人,而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一直以来,这个世界的教育和价值观就只会教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斗争,它从来不谈人死了之后会怎样,而恰恰这个问题对人是至关重要的。
《入殓师》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作为人在有生世界最后一程,入殓的过程就是这生死之交的终极关怀。
分镜头脚本中,作为入殓师的主角,从擦面、更衣、梳头、化妆的每一步都做得尽善尽美,用剧本中大悟的台词来讲就是:要温柔,把死者最美好的容颜留在最后一刻,有尊严的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