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走出困境(一)(5 / 5)
意看到目前的这种情况。”
“我的心情也很沉重。”杨跃民接着说:“这个袁国锋是我分管企业的时候力荐上来的,这人当时是很有能力的。社会在发展,人都是会变的,但是没想到他竟然变的这么决绝。我有责任。”
“各位常委,说到破产,没人愿意听到这个词,也没人愿意干关门歇业的事,可我们更要冷静的面对客观现实。”
“就棉纺厂而言,现实是什么?目前,棉纺厂债务有两千三百多万,实际资产经过评估只有一千一百多万,这是严重的资不抵债,就算放开了所负的债务先不管,棉纺厂这会在职的工人有一千多人,按照每人每年三千块钱的生活费算,一年就得三百多万,要是不当断则断端的话,就算是将棉纺厂砸锅卖铁之后,顶多能支撑两到三年,那么两三年之后怎么办?到那时候要是破产,还有什么可破的?到时候真就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了。”
“还有,即便拖过去两三年,那三年之后,这些棉纺厂的职工还得让我们想法子找出路,到时候连一点的凭借都没有了。同志们,长痛不如短痛。”
企业改革的方式有很多,未必就一定要走破产这条路,只是冯喆还没发言,兆丰公安局派往封平市负责押解袁国锋的人报告说,袁国锋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