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嫉妒?畏惧?(3 / 4)
有读者在!”
“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那些所谓的著名作家,你们是不是怕了?害怕被无名小辈超越?害怕自己从事的职业沦为二流?害怕失去现在的地位和利益?我还想问,你们是不是嫉妒了?嫉妒网络作家无与伦比的人气,嫉妒网络作家勇往无前,拼搏进取,最终将要取代你们在文坛的地位?嫉妒网络作家令人瞠目结舌的收入?”
这篇帖子自出现之后,就被网友疯狂转载,门户网站也不例外,一时间,人们不再去看报纸上那些专家学者的讽刺吐槽,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地位低下的网络作家身上。
那些消息灵通的报社,在得知自己的城市有比较出名的网络作家之后,纷纷上门要求专访。
陈平自然接到了这样的邀请,但是他拒绝了。
文坛的比拼,看的不是谁能主导舆论,而是看到底谁能得到更多读者的支持。再说的直白一点,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不管你能影响多少媒体,能不能取得读者的支持,才是成败的关键。
陈平现在没有心思跟通过媒体反击,他只需要写好《盗墓笔记》就行,其他的事,交给读者。
更何况,《盗墓笔记》比之他前面的几本书都要难写。虽然脑中拥有清晰的记忆,但脑中的换面实在是太过于违和,陈平根本不敢保持长时间沉浸在码字状态中,他害怕自己被吓出个好歹,或者是精神产生错乱。
陈平无暇顾及舆论战斗,不代表其他人没有通过专访表达自己观点的想法。
中国青年报出现一篇作者专访,与其说是专访,倒不如说是某位网络作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我是一个不出名的网络写手,但我喜欢我的职业,我对我现在从事的职业充满信心。我喜欢文字,不管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我都喜欢。同时,我心中也有一杆秤,把两种文学的区别性很好的划分开来。”
“小说,就是讲故事,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传统文学的作家也是在讲故事,只不过他们没有机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看到读者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喜不喜欢。网络文学就不同了,作者每天都在写,读者每天都在看,网络文学给了作者跟读者很好的互动空间,作者也能及时的发现读者到底喜欢自己讲的哪个片段,亦或者是读者对那些东西没有兴趣。这样不但能让作者更好的找到创作方向,还能尽最大可能让读者看的高兴。”
“故事谁都能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