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 铜钱和银币(3 / 4)
钱币跟铜钱不一样,铜钱是外圆内方,而这枚却是全圆,压手感也比较重。
钱币两面黑乎乎的一片,看不起本来面目。
金锋大拇指紧紧摁着钱币一面重重一搓,嗯了一声。
“银币!?”
周淼脑袋凑过来,轻声说道:“银元?”
“不是银元。是银币。”
“要不要煮?”
金锋摇头说道:“铜钱可以煮,银币不能。”
“煮了包浆会化,不值钱。”
“包浆老的才值钱。”
这回金锋在破烂废品里寻了件羊绒大衣的衣袖,将银元放置其中,开始慢慢的搓磨。
锅里的水慢慢冷却,一枚枚铜钱被周淼捞上来,按照金锋教的法子,用牙刷轻轻擦拭。
一共三枚顺治通宝,六枚康熙通宝,十枚乾隆通宝,十枚雍正通宝和十一枚嘉庆通宝。
这当口,金锋也停止了搓磨。
手慢慢摊开,一枚直径十五厘米的银币在夜里闪过一抹银光。
周淼又凑了过来,对着银币正面上的字念出声来。
“饷军州漳!”
“是漳州军饷!”
银币上的漳州军饷是繁体字,从左往右四个字排开,但并不是很规范。
在州和军两个字的下面是一个图案。
这个图案有些像一个牛字少了下面一横,还有好些个杂乱的丝线缠绕着残缺的牛字。
虽然那些丝线绕得很多很杂,但总体看上去却是别有味道。
翻过来看银币的背面,上面是两个字足纹。
足纹下还有两个字,通行!
漳州军饷!
足纹通行!
周淼指着银币说道:“锋哥,这个也值钱的不?”
“在民国不值钱。现在值钱。”
“送仙桥里没见着这种银币。”
“这种银币,不应该出现在巴蜀。”
金锋云淡风轻的说出这些话来,一旁的周淼怔怔的呆立半响,默默地低头。
“还是你懂得多。”
地上还剩下一百多枚铜钱,金锋随眼扫了扫,最后还是收了起来,丢进锅里。
这些铜钱涵盖了从顺治到宣统,大都都是由川局制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