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3 / 13)
来的。
他想。
但是汇报的人又说,虽然同是战车,秦国的战车却比韩国的战车大,比他们的坚固,甚至连攻击也比他们的有力,这证明成蛟带出来的图纸是几年前的,起码不是秦国现在用的。
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
必须要想想,怎么对付秦国的“怪物”才行。
他想。
必须要拿出一个办法,否则赵国将会一败涂地。
在李牧思考怎么对付秦国时,咸阳宫中也在进行一场秘密的会谈。
到场的人不多,皆为现在当权的一代,其中最为重量级的人物,就是嬴政与王翦。
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中最为年轻的一个,王翦才开始崭露头角,但正如历史上的名将从还没有成名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特质,王翦也是如此。
他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对战争的直觉,还有对计谋的熟练运用。
王翦道:“李牧在赵国,势必会影响我国军队进攻的速度。”
嬴政一挑眉道:“就算有战车,有惯炮,也不行?”
王翦道:“惯炮之用,想来王上也清楚,不过是以其响声震慑敌人,如果被敌人看破了其中的关窍,便不足为据。”
韩国在闪电战中被迅速地灭国了,并没有看破惯炮的作用,相反,其比打雷更大的响声让他们吓破了胆。
但对手成李牧就不一样了。
本来,赵国的军队人就很多,甚至比秦国的军队人还要多,而且他们的士兵也很精干,很服从命令,从士兵的素质来看,同秦国不相上下。
秦国能胜过赵国的,只有来自君王的大力支持,以及新武器。
新武器是关键。
兵力上相差并不大,将领又很有脑子,虽然秦国最后应该能获得胜利,但是比起同韩国的战争,这场战斗应该会艰难许多,不仅耗时长,而且消耗人力物力,但秦国还有攻打其他国家的计划,这种大计划必须一气呵成,才能不留后患。
所以,嬴政与王翦正在思考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力量,灭了赵高。
这就要用一些计策了。
“李牧!”
铺在他们面前桌板上的是一张大白纸,白纸上写了赵国几个关键人物的名字,最中间的,便是名将李牧。
王翦道:“只要李牧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