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巨大压力(2 / 5)
氏制药的药物来治病。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看到贝斯医药两种跨时代药物的风险。
科学院的生命科学家郭尚夫便在《医药科学》上发表文章,讨论两种跨时代药物存在的风险。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贝斯医药这两种药物是如何起作用。但是基于目前人类对生命的了解的程度来看,这两种药物是存在风险的。目前,对于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与调控参与因素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这样一来,在延长人类寿命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有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目前,比较通用的观点认为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是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另外一个是人体内的自由基。一般认为,由于端粒酶的失活,会使得端粒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衰减,最后使得细胞彻底丧失分裂的能力。而自由基观点认为,人体内的过多的超氧自由基是人类衰老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减少超氧自由基是一个获得长寿的理想途径。但是超氧自由基是人体所需的。在这一方面做文章,会比较危险,所以贝斯医药极有可能是在端粒酶活性上做文章。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使得端粒酶永久保持活性,这样可以永久地保持细胞的染色体端粒的长度。以使得细胞一直处于活性状态……”
不过一篇原本发表在学术性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一下子引起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很多人认为郭尚夫是华氏集团的枪手。发表这篇文章,只不过是郭尚夫在帮助华氏集团打压竞争对手而已。他们全然没有注意到,这只是一篇学术论文。科研工作者们虽然会有人质疑郭尚夫的观点,但是并没有人认为郭尚夫是受到了华氏集团的收买。毕竟郭尚夫并不是言之无物。
但是郭尚夫还是火了,一下子成为了网络红人。很多人将郭尚夫人肉了出来,并且开始质疑郭尚夫的院士资格。幸好郭尚夫的材料还非常过硬,不然的话,还真是会倒在自己的这一片论文之下。
“老郭,这一次你有些鲁莽啊。这一篇论文虽然内容上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出现的时机有些不合时宜啊。”研究所的领导林海光找郭尚夫谈话。
“林所,你也看到了,我这论文是本着科学探讨的角度出发的。按说能够看到这一片论文的,都是科研战线的同志。怎么会变成大众讨论的热点呢?难道以后都不能开展正常的学术研究了么?而且,美国人的公司生产出来的药物,就不能有问题?好像他们的药物也没有拿到FDA的证明吧。说明他们的产品也是不完善的。至少我们就没看到他们的临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