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五章 为了5月的准备(2 / 4)
400打广告,我就算立刻退休也满足了。”
北郡200A型飞机是首长们主要执行国内飞行任务时选用的飞机,北郡200B则是外事活动时专用的飞机,正是靠着首长专机这个活生生的广告,北郡200A/B两款型号的飞机才能够卖的如此红火……当然,谁也不能否认这两款飞机本身的设计就十分优秀,有着足够吸引航空公司的性能,否则谁也不敢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别介啊,老李你还能再干个十来年年呢,公司里有你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总经理坐镇我才能时不时的偷个懒,你退休了我哪儿找个这么勤勉的总经理去?”听李博宇说他竟然打算退休,林鸿飞摆摆手笑道。
“摊上你这么一个什么活都不干的董事长,你说我上辈子到底是造了什么孽?”
已经55的李博宇就喜欢听林鸿飞这么说,今年他55,如中航工业第二集团这样的国家核心级央企,企业领导人可以工作到65,如果却是有需要,工作到70也是可以的,这也就意味着李博宇最少还有差不多15年的政治生命,对于一位55岁的“老将”来说,这一点尤其难为可贵。
早些年间他还有和林鸿飞争一争的心思,可10多年过去后,现在的他是一点和林鸿飞相争的心思也没有了,全心全意的辅佐着林鸿飞将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做的更好,可以这么说,林鸿飞在战略上给了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发展的大方向,让中航工业第二集团每走一步都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么李博宇就是这个大战略的坚定执行者,没有李博宇脚踏实地的工作,林鸿飞的战略构思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哪怕在公开场合,林鸿飞也坦率的承认,就具体的工作上,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其实更依赖于总经理李博宇。
笑着和林鸿飞开了句玩笑,李博宇笑容一收,神情严肃的点点头,“不管怎么说,咱们先把手里的工作做好才是正经,你放心,回头我就使劲抓一抓北郡400的质量问题。”
“除了北郡400之外,尽量加快直-13的生产速度,在4月底之前,生产线上的那4架直-13必须完工!”想到5个月后的那场大地震,林鸿飞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直-13和直-13X已经全部完成了定型工作,因为我们的国防策略的缘故,陆军方面对这种载重13吨的重型直升机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最大载重10吨以上的重型直升机在很多特种领域具有无可替代作用的陆军老大哥们,反而对仿制自S-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