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4 / 4)
又问了几句才相信了。
“妈,咱们小镇不是建好了几栋商品房吗,趁现在便宜,才十来万,咱们买一套。”
她知道,再过几年,商品房,小区模式,都会在她们镇上流行起来,关键是这第一批商品房的开发商,还是小镇步行街的缔造者,首批买房的人中,从意愿者中随机抽~出五家,获得买店铺的机会。
不过小镇的人还是少有远见的,他们认为在小镇建步行街简直胡闹,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而且谁愿意买商品房,宁愿拆房子重盖。
谁知后来真的成了小镇最热闹繁荣的地段,而之前买下店面的只有两家,之后步行街的店铺只租不卖,一个月涨到了一万,让很多人后悔不已。
顾晓玲让她妈千万把买房和买店的事办好,“我把钱打过去。”
“玲玲,我听说没有多少人买,都说不好。”
顾晓玲急了,“您听别人瞎说啥的,房子才十来万不买以后要吃亏的,起码得涨到三十多万。”
周丽梅疑惑,“你咋知道会涨。”
“城市的都涨了,像天文数一样,镇上的迟早也会如此,这是趋势,哎呀,妈,您就听我的吧,把外公外婆接过来才是大事!”
“买房倒是没问题,那个店,还是不买的好。”
“不行,一定得买!”
“到时候亏了咋办,恐怕五万都卖不出去。”
“亏了我自己担着,反正是我赚的钱,妈,您就相信我一次吧,”顾晓玲转了转眼珠,笑道,“我问过我们经济学课的老教授了,他说小镇建步行街是趋势,谁买谁赚钱。”
“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咋变成经济学了。”
“我选修的,很实用,您就放心吧,老教授的话没错,人家是专业的!”
听她妈答应了松了一口气。
顾晓玲突然想到一件事,问道:“对了,莎莎姐,在哪里工作,还是复读?”
“她在你大姐夫的店子里帮忙。”
顾晓玲怔了怔,“为什么不去婷婷姐的化妆品店。”
“是你婷婷姐说不需要人手,你知道你婷婷姐这个人,爱计较,不肯吃一点亏,就算是妹妹也不能在她那吃白食。”
挂了电话,顾晓玲想到自己的小侄女,照这样下去,不是迟早会出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