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五章(3 / 4)
照组织万头养猪村、组织饲养场集中农户饲养家畜的做法,根据自己的优势产品,有组织地建立起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交易市场,形成区域性地特色商品集散地,以此刺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书记,听您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吴缺意犹未尽,补充道,“我以前总是受惯性思维的限制,没能想到这个方面去。”
“你就别恭维我了,很多想法都还不成熟呢。”东方红就笑着说,“其实,光靠这两个方法,还不能彻底解决经济落后的问题。”
“愿闻其详!”省长吴缺的兴趣是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觉得和这个年轻的省委书记谈话真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扩大了视野,增强了自己的知识面,每每给人惊喜啊。
“我个人认为我们西山省的农村要彻底解决贫穷落后地局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农村集镇化。”东方红说得很自信,“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中心集镇流动,优化农村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农村集镇化进程是我们这届政府和下几届班子必须坚决进行地工作。”
“是啊,如何促进农村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目前我们这届政府最大的难题。”吴缺深有同感,极力赞同,“目前,我们西山省大部分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是在沿海地区打工,为他人做嫁衣裳,想想就有些痛心啊。”
“外出打工倒也不全是坏事情。”东方红就笑着说,“起码还是从沿海地区赚回了不少的资金,可别少看了这些资金,还真有少人脱贫致富了,有些人还回来办起了小型工厂。我在不少地方都看见了一些这样的企业。最难得的是,这些人在沿海地区开拓了视野,观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影响了不少人,我认为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想想我们西山省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心里就不是滋味啊。”吴缺感叹着,“我们也不是后娘生的啊,差距为什么就这么大呢。”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东方红呵呵笑着,“地理优势是目前我们没有办法变更的,只能建立在现有的基础上面了。”
“书记,和您这么一谈论,我心里亮堂多了,可我觉得好象总是漏掉了什么。”吴缺摇了摇头。
“无工不富嘛。”东方红很快就指了出来,让吴缺直点头,“我们的国营企业和集体制企业的改制也必须进一步深化了,要通过联营制,股份制或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