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官绅顽疾【4000字二合一大章】(3 / 6)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些看似美好的语言现在看来是那么的讽刺。朱厚照便在想,为什么一定要和士大夫分享权力呢?
分享的结果是什么?是这些文人毫无底线好无节c的卖国行为。
或许在这些官员的心中,通倭与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赚的腰包满满。朝廷许以文官各种优待,给他们免除土地税赋的权力,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回报,换做是谁都要好好审视一番了。
朱厚照此时想起了谢慎提出的文官和军人、匠人、商人分享权力的建议,觉得可以一试。
此前新政已经就某些方面提升了军人、匠人、商人的地位。
虽然从现在来看,这三者的地位还是不能和文人相比,但总归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朱厚照觉得改革势在必行了。此前他一直认为贪官蛀虫卖国贼只是个例。但现在看来,这却是因为文官制度本身的问题。
如果制度不改,便是把大明所有的贪官蛀虫卖国贼杀个遍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总会有新人黑化顶上。
只有把官员的监督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此前朱厚照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认为祖先留下的制度不说完美但至少是够用的。
但他现在幡然醒悟,这个制度就像一剂慢性毒药,虽然不会立即致死,却会让人慢性死亡。
大明朝立国已经一百余年,如果再不下猛药医治,恐怕真的会走向灭亡。
治国容不得半点想当然,此先确实是他错了。
针对这些官员、地主的处理倒是很简单。按照大明律,这些人便是杀十遍都够了。
朱厚照也不波及太广,下旨将这些官员、地主斩首示众。其妻儿流放发配至琼州府,财产全部充归国库。
一时间泰安的菜市口血流成河,每日都有几十人因为重罪而被斩首。
他们的脑袋被悬挂在城门上示众,以此警示后人莫要重蹈覆辙。
至于检举有功的林封和蔡霖,则降罪一等,改斩首为流徙,但削官为民永不录用,也算是对其罪行的惩治了。
好好的一次泰山封禅,弄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是朱厚照无论如何不愿意看到的。
但这件事情本身又不能说是绝对的坏事。至少让朱厚照认清了大明官场的弊病,坚定了扶持商人、匠人、军人制衡文官的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