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加冕(1 / 4)
光明历七九九年元月十五日,文亲王叶重加冕称帝,登基为新一代的光明皇。
身为中兴之主,叶重受命于危难之时,崛起于多事之秋。北拒强虏,内平祸乱,短短半年时间,只手扭转乾坤,堪称千古一帝。
加冕之日,帝都城内冠盖如云,皇亲贵胄、满朝文武、以及十八行省封疆大吏云集于大朝会,山呼万岁、尽皆臣服。
其后新皇与重臣立足于皇城之巅,目睹虎狼之势穿城而过,车辚马萧,军容鼎盛。应邀观礼的绅士名流、帝都民众更血脉膨胀,无不对新皇的赫赫武功敬服崇拜。
新皇初立,有功之士皆得封赏。
罗金,任帝国国务大臣,总管帝国政务,为文臣之首,加封辅国公。
罗金历经两朝,却都位极人臣,这在光明皇朝八百年的历史上也极为罕见,然而却自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在过去的大半年中,帝国内忧外患,烽火连天。狼城、洛河行省、雍南镇、帝都城、西南、东南……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在厮杀战斗。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最大的考验并非来自军队,而是源于凋敝的民生以及几近瘫痪的地方衙门。
战争就是一个资源迅速集聚并消耗的过程,一旦开战,兵马粮秣的消耗动辄以千万计。然而,罗金却能以仅仅数省之力,维持庞大军队的后勤补给,辗转千里,粮草不绝于道,最重要的是,没有激起任何民变。
正是这个原因,帝国核心腹地在战后虽然打成了烂摊子,却迅速地开始恢复重建,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人心未散。
大朝会上,光明皇看着两鬓斑白的国务大臣罗金,对着众臣感慨道:“治世抚民,罗卿当世第一,朕亦不如远之!”
罗金双目噙泪,拜谢道:“若无陛下相救,臣现在不过是牢中枯骨;若无陛下提携,臣已辜负胸中所学;若无陛下点醒,臣之名节依然是……一介佞臣。臣之一切,皆陛下所予,臣必殚精竭虑,为陛下效死!”
这位坎坷起伏的老臣在经历生死荣辱之后,更显通达。他自承昔日名节有亏,反倒令人更加钦佩!
除罗金之外,新皇对军方同样不吝厚赏。
曹秋,上将衔,任中央军总督,统五十万兵马,主管京畿及腹地六省军事。由于曹秋正在西南剿灭叛军余孽,并未出现在大朝会上,但是这位老将在新朝之中,堪称伯鲁之后的军方第一人。
蒙顿,上将衔,任北疆军总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