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备战不懈(2 / 4)
密谍各级品阶仿大夏禁军成例,饷银与赏抚则按现行禁军规例的三倍发放。
在金陵逗留三月有余,已是夏去秋来。
夏历武成二十八年九月初三日,皇帝下诏:皇四子越王赵启已年满十六岁,赐邸开府。西突厥索力可汗遣使朝贡,着越王赵启会同礼部主持接待事宜。
依据大夏规制,皇子年满十六即已到成丁之年,须搬离皇宫。开府另住。表面上看来,皇帝不过是照例行事。但在许多人眼里,却颇为耐人寻味。
太子被废之后。宁王与康王两位皇子几乎同时被解除兵权召回长安。如今宁王身在内阁中枢,康王担任长安府尹。傻子都知道,太子废而复立的可能性极小,太子、宁王、康王三位皇子羽翼已丰、各成势力的时候,越王赵启还只是个刚刚断奶的小屁孩。那小子打小就没个正形,长大了也没见他上进到哪里去。虽说法理上亦有继位的资格,但无论学识、能力、德望还是实力,都很难令人将他与皇位挂钩。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除了王一就是王二。没有王三什么事,继位新君不是宁王赵当就是康王赵敢。
可在老太尉陈文远、首辅大学士王雨农、禁军大将军周挺、武英殿大学士耿进、讨虏大将军曾英明等重臣。乃至福王赵行、宁王赵当、康王赵敢看来,那就不一样了。
眼下宁王与康王两位皇子卯足了劲在皇帝面前卖力表现。可谓你追我赶不分伯仲,皇帝突然下诏让越王开府自立门户,外藩朝贡负责接待,虽然是个无关痛痒的差事,但好歹也算是登台亮相,您老人家这是几个意思?赵启在诸方势力争夺迎驾将位之时,以监国皇子身份大宴群臣,虽是昙花一现,但留给人们的印象何其深刻?
杨致从明发天下的邸报上看到这条貌似不起眼的诏令,尤其是得知越王王府赐邸距离秦府仅有一箭之遥,脑子里立马下意识想到的,是皇帝当初不经意的令他以越王亲卫的身份参与禁军将领选拔,是在终南山下乡野客栈中与秦公的初次见面,是在秦府密室与皇帝的深谈,是在御花园石亭内与皇帝的摊牌,是在御书房皇帝三番五次对他意味深长的嘱咐……。
如果这一切都是在六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时候着手布局有意为之,那皇帝的心机简直太可怕了!……杨致深知赵启天赋聪慧,那小子每日游手好闲、混吃等死,对皇位似乎向来都是不屑一顾、避之不及,如果这副德性是出自皇帝的授意,故意伪装给人看的,岂不是更加令人胆寒?!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何况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