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雁门关的现状(2 / 4)
。
对于种师道而言,这种结果已经算是最好的,这种局面也算是让人欣慰的,至于朝廷能不能接受和认可,种师道或许真的并不在乎。
许多人甚至以为种师道终究还是在意的,否则那个死守幽州的百战老将,又怎会在致仕之后的短短几个月里,瞬间苍老了这么多,以致于死在幽州的城门前?
这难道还不足以明他的郁郁不得志么?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是受了不公平待遇才郁郁而终的么?
不。
在种师中的眼里,种师道确实郁郁,却不是因为朝廷的不公,而是因为幽州弟兄们的死,而是自己终究要远离军营。
他们在军营里出生和成长,他们的一辈子都活在军营里,如果他们是大鲲和蛟龙,那么军营就是北冥大海。
无论鱼龙,离了水,终究是没办法活太久,一辈子打着军人烙印的种师道,离开了军营,便如同被丢上旱地的鱼。
所以种师中感到很欣慰,因为兄长并没有死在安乐的汴京城,而是死在了征途上,死在了幽州的城门前。
他甚至认为,能够死在幽州城头,比死在幽州城里,更让种师道感到心安。
虽然他无法到幽州去见兄长最后一面,虽然心里还是有着遗憾,但他知道兄长最想要的是什么。
当苏牧下达命令,让他驻军太原,充当郭药师的后援之时,他更加的欣慰,因为他知道兄长并没有看错苏牧。
郭药师是个如假包换的枭雄,这一从种师中来到太原之后,便有了深刻的了解。
当初种师道离开代州,离开雁门关之时,郭药师手底下只有两三千的守关队伍,如今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之内,发展到了几乎三万人的大军。
郭药师或许不是百战百胜的绝世战将,但他绝对是让人惊恐的军队管理人才。
他的号召充满了煽动性,他能够以辽东汉儿的身份现身法,招募更多的忠义之士。
很多人进入军队只是为了吃粮,只是为了在乱世之中求存,所以无论是大焱还是辽国和西夏,招兵买马之时很容易会招募到这种只求一顿饱饭的民壮。
他们虽然同样是人力,但没有思想觉悟,更谈不上军心士气。
然而郭药师招募的人,都不是为了吃粮,而是为了打仗,为了跟着他建功立业,都是有理想有志向的人物。
这也使得他的军士颇具战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