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中德密商(6 / 6)
但德国国内的政客却只顾眼前利益,在青岛问题上纠缠不休,这实在有些因小失大。
“国务卿先生,我真诚地希望青岛问题能够得以顺利解决,回国后,我将为此而努力。”法金汉抱歉地说道:“贵国所说的提前准备是什么?这是否有助于我国政府作出让步?”
“我国政府已经决定与贵国签署秘密协议,即在英国保持中立的情况下,在不多于六个月的时间里向俄国宣战。”陈文强很诚恳地说道:“另外,从现在开始,每个月向贵国供应三千支青霉素成品。阁下知道,这种药物的产量有限,即便是对我国来说,也是供不应求的。还有,我们可以允许贵国的人员进入药厂学习。当然,这些人员在青岛问题解决前,人身自由将受到限制。”
“贵国的诚意令人感动。”法金汉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然作出这样的承诺,他到底不是一个政客,而算是一个军人,所以他觉得很有些惭愧。
陈文强含笑说道:“为了应对变局,我国政府决定修筑一批沿海工事,并在明年五月至六月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有可能涉及到山东的驻军,希望贵国能够理解。”
“海陆空全方位的演习?”法金汉谨慎地问道:“还有沿海工事,这不是针对青岛的吧?”
“这里是沿海工事的图纸,阁下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这些工事是针对可能来自海上的威胁,是针对假想的敌人登陆的。”陈文强很坦然地将一份文件递给了法金汉,说道:“演习的地点也不是在山东,贵国实在不必过于担心。”
法金汉很审慎地看了工事的图纸,从分布和走向来看,可以确定这些工事确实如陈文强所说,不仅不对青岛构成威胁,反倒能在侧翼防止敌人对青岛的迂回进攻。另外,演习的地点在河北省境内,更象是对军队保卫首都能力的检验。
到此为止,法金汉彻底放下心来。中国政府不仅向德国显示了真诚加盟的决心,还将英国的拉拢进行了秘密通报,相信这会促使德国政府在青岛问题上做出适当的让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