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再捅泡沫让尔信用尽丧(3 / 10)
以特效为卖点,纯粹讲故事为主的一部正片,《永不妥协》之所以能够如此名利双收,自然离不开特殊的社会背景。
首先的主要原因就是,去年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停电事故,着实让人印象深刻;尤其美加大停电,更是让美国人感同身受,进而让大家对关于电力的主题,产生了好奇心。
而当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加州电力危机越演越烈,人们苦不堪言。
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个经济发达得堪比一个大国的州,会被缺电折磨得痛不欲生。
大家的郁闷情绪当然要发泄出来,批评加州州长格雷·戴维斯的无能应对,指责安然公司的囤积居奇,痛骂诸如太平洋瓦电等加州当地能源公司的为虎作伥……
如此一来,《永不妥协》里,导致了六价铬水污染事件的太平洋瓦电,被一位单亲妈妈、法律界菜鸟击败,如何不大快人心?
更何况,从电影本身的制作水准、艺术内涵、主演表现等等品质方面来讲,《永不妥协》也堪称优秀。
这些赞誉之声,不单单限于传统的影评界,互联网上已经在.COM泡沫当中发展成形的,诸如亚马逊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影数据库、“唐之子”玩票的烂番茄网站,等等平台,同样也给出了积极正面的评价。
可以说,在大道无形之中,《永不妥协》发挥出了唐大亨寄予其的“武器”作用,广泛地勾起了人们对能源公司缺乏社会公德心的反感。
而这时候,相比于传统媒体所能提供的有限互动,网络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展现出来。
不吐不快的民众,能在网络空间里,非常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者,进行酣畅淋漓地各抒己见。随便一篇分析加州电力改革得失的博客,便可以轻易地收到成百上千的“赞”。
不得不说,虽然.COM泡沫破裂了,但博客却被大浪淘沙地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技术应用方式。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当属传统商业营销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博客平台。
只不过,博客这种与生俱来的,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发布者的特性,也是一把双刃剑。亦正亦邪,完全取决于如何使用。
就拿首富先生这位博客的首席推动者来讲,便反过来在他打造的新兴媒体环境里,遭到各种匪夷所思而又似是而非的攻击,颇有一种“不搞臭不罢休”的架势,以至于一向“稳重”的传统媒体,也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动态。
像《纽约邮报》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