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凉凉(1 / 10)
虽然夏时在他妹心里是个坑货, 但在申元、秦止等学弟们心里就是偶像般的存在, 明明是建筑系的高材生,却开了个网络公司,而且做的还很好、非常好, 尤其是秦止四人组,拿分红拿到手抽筋, 与现在的回报率相比, 当初的那点投入真跟大白菜一样,这分红拿的跟白送似的,他们心里还挺虚的, 所以当夏时说,公司忙, 需要人手帮忙,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并表示日后他们会来帝都上大学, 然后由夏时随意差遣, 绝无怨言。以至于很久很久以后,他们恨不能抽自己几耳刮子, 叫你信誓旦旦地说什么随意差遣。
自己给的承诺, 哭着也要履行完。
至于申元和杜莫,他们对李垚那就是单纯的崇拜, 因为新元科技的几位主创都是从镇高出去的,所以新元科技对于母校那是报孝多多,不仅成立了专门的学霸奖学金, 还成立了助学金制度,并承诺新元科技对镇高出去的学弟学妹们有优先录取权。
这三项优生惠生的承诺一出,不知道多少镇高学生得到受益,镇高招生也因此得到了噴井似增长,毕竟上学出来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
夏时在学生间的名气也越来越响,是学弟学们之间公认的偶像,能和偶像近距离工作相处,必然是愿意的。
然后不久的将来,他们总结到了偶像什么的,都是用来幻灭的。
学弟什么的,对夏时来说,就是压榨和蹂=躏的。
不过夏时倒也不算黑到底,给了他们一日的搬家和退房的时间,晚上还带他们去三里屯见识一下帝都的夜生活,感受了一下DISCO和热舞女郎的热情和激情。
三里屯是帝都“神奇的存在”,因距内城三里而得名的地方,位于帝都朝阳区中西部,东二环最繁华地段,因上世纪60~70年代,这里建起外交公寓群,三里屯一带逐渐成为驻华外交人员、外国人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三里屯地域内有10条纵向、12条横向街巷。商业、服务业网点密布,酒吧街也成为帝都夜生活主要场所之一。
那是08年后的三里屯,作家大仙在《十年三里屯》中是这样描述酒吧街的:98年,在三里屯酒吧,一位城乡结合部的带头大哥,坐下来就问:咱酒吧有啥下酒菜,炸花生米和猪耳朵有吗?08,秀水假名牌越穿越像真名牌的私企豪杰,张口就问:洋葱圈有吗?炸泥肠有吗?水果沙拉有吗?里面多搁猕猴桃。
三里屯的价值在于,让国人从吃糠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