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千年代沟(2 / 4)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一场陈桥兵变,才黄袍加身登鼎为帝的。从那时起,大宋的天子们就都害怕手下的将军们也效仿“陈桥兵变”夺了他们的江山,于是对大宋的军队进行了十分严厉的约束,对将军们的权力也是束缚得相当厉害——也就是传说中的,有宋一代“重文抑武”。
诚如王禀所说,大宋的兵权全部集中在朝廷、握在官家手里。其中,征调拨用之权归于枢密院,统率管理之权归于三衙。而枢密院和三衙的官员大半是文官或是童贯这样的宦官,他们都直接听命于官家。
在军队出征之后,王禀这样的“率臣”只有用兵之权。甚至到了外面,这仗如何打、军队如何调动,王禀都不能说了算,必须来回请示朝廷定夺。因此,在有宋一代的战争史上,屡屡出现极为荒谬的“纸上谈兵”之事——官家与大臣们在朝廷上商议好了作战计划、画好了行军地图,然后安排将军们在外严格执行!
常言皆道兵无常势水无常情,战场形势风云突变,胜败往往只在转瞬一息之间。大宋朝廷这样的搞法还打个屁的仗,想不输都难!
这样的军事制度,又使得各级将校相互推诿都不作为,真正打起仗来又是自相掣肘,完全没有应变能力。但凡出了事就开始彼此内斗清算责任,又是层层推诿相互攻讦……
思及至此,楚天涯忍不住长声叹息,说道:“王都统,马都监,我算是看清楚了。在即将面对女真人的威胁时,如果我们放手一搏,女真人又不是三头六臂,我们根本不用怕他们。问题是,现在我们大宋的黎庶子民与百万大军,全都自己把自己五花大绑了,还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伸着头胪,就等女真人的弯刀砍下来——这场不争气的战争,的确是还没开打,我们就输了!”
听了楚天涯这话,王禀老眉深皱未作评述,马扩却是惊了一惊,暗中在桌子下扯了楚天涯的衣袖两把,示意他少说两句。
楚天涯被马扩这一扯,心中也是省了神。他想道,毕竟王禀是老一辈的人,他的思想与我这个21世纪的人不同,就连和马扩也有代沟。而且,王禀是典型的死忠之臣,就算官家和朝廷不问青红皂白的马上就要砍他脑袋了,他纵然是胸中有万千怨恨,也会乖乖将脖子伸出。
“我今天的言辞好像是过激了一点,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人,与我思想上的差异。两种相差千年的思维方式碰撞起来,难免就像是火星撞地球,要不是王禀宽宏大量,恐怕此时早就大发雷霆了。”楚天涯暗忖了一阵,便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