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6 / 7)
神色紧张地想要知道儿子会不会有事。
李警长把耿氏夫妇请进自己的办公室,详细向他们询问当年耿乐在育才中学就读的情况。提及往事,耿氏夫妇都纷纷摇头叹气。
据耿氏夫妇所说,当年十三岁的耿乐小升初考进育才中学时,被分进了一个实验班——这是当时该校最好的班级,能进这个班的学生成绩都十分优异,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那时候,耿氏夫妇对儿子的未来寄予极大的希望。期待他能在老师们的悉心栽培下,将来顺利考上一个好大学。最好是清华北大,藉此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
耿家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如果未来想要有什么改变,耿父耿母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聪明伶俐的儿子身上。
然而,事与愿违。耿乐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居然一路下滑,各门功课都红灯高照,初一就留级了。对此,耿氏夫妇虽然着急,也各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要努力读书。可是耿乐的学习成绩还是没有长进,性格也变得内向沉默,不爱说话。后来,他还频频逃学,不愿意去学校上课,最终在初二时被学校开除了。
耿乐被育才中学开除后,耿氏夫妇设法把他弄进了另一所中学读书。但是他的心似乎是已经野掉了,在读书方面再也没有任何起色。
对于儿子的巨大变化,耿氏夫妇觉得应该是青春期少年叛逆的结果。对此他们也没有办法,他们只是一对普通工人,并不擅长教育孩子。如果孩子自己不肯好好学习,在他们朴素的认知就是强按牛头不喝水,勉强也没有用。最后他们只得认了命:老耿家或许命中注定出不了大学生吧!
听完耿氏夫妇的话后,孙警长说:“孩子原本学习成绩很好,上了初中后却突然一落千丈,性格也变了。你们就没有多想想是否有其他原因吗?”
耿父不解地问:“还能有什么原因啊?”
“譬如,可能有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方面的原因呢?耿乐刚进初中时成绩还十分优异,所以被分进了实验班。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没理由成绩下降得那么快、性格也大变的。”
耿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难道小乐当初被同学欺负了不成?可是他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呀!这孩子傻不傻呀,如果有同学欺负他,就算不告诉我们,也可以告诉老师嘛!”
孙警长无声地叹了一口气说:“按我个人猜测,也许欺负他的人并不是同学,而是一位老师。因为耿乐的一位初中老师最近连续三次遭人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