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接受不承受(2 / 3)
是米熬出来的,不能错过,拿回来,除去小六吃的,剩下的等到饿的不行时,也能挡一下肚子。
“没事,爹和你们去。”常宁已经穿好衣服,开门,不过,很快,常宁又发愁了,怎么去,小六,大妞背上就解决,小五,他躺下时是小二背着,现在,他倒可以一手小五,一手小四,但小七怎么办,才几天的孩子,门肯定不能出,放着孩子在家,你能放心?
“爹,你刚好,就先在家里休息,我们去就好了。”小二端着木盆出来,注意,是盆,再注意,还不是一个,是两个!大妞,小二,一个端一个,小三,小四,小五还使不上力,只要自己使劲吃就好,而大妞和小二,使劲吃外,还得再端两盆回来,名正言顺,爹,小六,小七,三个人两盆,有什么不对,要不是拿不下,该一人一盆才对!
也是大家去食堂的想法都差不多,连吃带拿,要不然,两个小孩子,再怎么厉害,也办不到,大人都这样连吃带拿,谁有脸去说小孩子。
和铁搭边的都被上缴后,农民们想再购买铁制品就很难了,因为购买这些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票和券,本,粮票,糖票,肉票,油票,布票,工业券,粮本,副食本等等,而这些又和个人工资挂钩,农民不在拿个人工资之列,自然也没有票券的分发,没有票券,不说大的,就是想买个铝制饭盆,都难!
于是,农村,木制的,土烧的,再次大行其道,家里烧水,煮粥,用土烧的瓦罐,饭碗脸盆,澡盆,也有用木制的,饭碗,饭盆,木制,土烧混合,铁制品是稀罕货,陶瓷品也一样是稀罕货,一般人,没几人家能用上。
“行,爹在家里等你们,要不,小五,小六他们也放家里?”几个孩子,常宁除了心酸还是心酸。
“爹说的对,我们把小六放家里,不过小五还是跟着去。”小六去也行,不去也行,反正大家都知道,现在他们家里有两个同样不能自己吃东西的小六,小七,躺在床上的爹,拿回来的都是三人份,而小五自己能吃东西了,可以去,小五不去,他们俩个也不可能再拿一个盆去装,不划算,还是得去。
“那行,如果拿不下,大妞或是小二回来,爹去拿。”接过小六,常宁把孩子们送出门,看着孩子们的背影,眼有些红了,他们的母亲才走,可是现实逼得他们没有余力去悲伤,活着,别被饿死,代替了所有的情绪。
等到几个孩子走没影,常宁才抱着小六关上了门,把睡着的小六,小七放一起,常宁在旁边继续想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