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1 / 5)
“金色齿轮”电影节的开场电影选择了《最后的绿洲》。
这个消息迅速地通过各路媒体传播开来,引发一连串的评论和猜测。
虽然名气远逊于五大奖项,但作为汇聚了一群学院派导演的组织,“金色齿轮”电影节的评选被视为影视圈最高不可攀的象牙塔的审美。这个圈子被业界甚至戏称为“影视圈”的蓝血贵族——人少,保守,相对闭塞,格调高。如果说五大奖项中三大奖项这些年都越来越注重大众口味,那么丹青奖和汉诺威奖可以说是一直在“深度”和“艺术性”上决不让步的两大奖项了。而比起这两个,“金色齿轮”的偏执程度甚至更高。
这个“蓝血电影”圈子对于商业片的态度不说不屑吧,至少也是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冷淡。
就算是在大众眼中是最出名的文艺片导演的卡尔·艾伯特,在这些人眼中都是值得质疑的。尽管他的片子总是能捧出影帝影后,但这些经典之作本身却从未拿到“金齿轮”电影的称号。想想看,艾伯特导演拍过的电影有一百部左右,获得五大奖项“最佳电影”奖有九次,因为他的影片在这些权威奖项中封帝封后的更是不下三十人次……
就是这样,“金色齿轮”也从未将其作品选为开门作品。
然而这一次,“金色齿轮”的开场电影、暨这一年的“金齿轮”电影获得者,竟然花落《最后的绿洲》,不得不说让很多人都十分意外。
——有些人甚至称之为“‘蓝血电影圈’的退败”。
《“戏”说》在四月刊杂志中猜测道:“……这或许是因为卡尔·艾伯特导演宣布这部作品是他的收山之作。这位导演在过去的二百年间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以大胆的手法将文艺片拍出了商业片的精彩,并创造了文艺片票房的历史。即便是保守的文艺圈子,也从最开始的不屑一顾到逐步接纳。时至今日,就算还有不少学院派不认可艾伯特导演的风格,但也无法否认他对于文艺片的巨大贡献和在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或许是这个封闭保守的小圈子这一回对《最后的绿洲》敞开怀抱的原因……”
“……艾伯特导演的光辉和荣誉终于让最保守的老古董也不得不退让。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业界公认‘金齿轮’电影的获得者是同年丹青奖最佳影片的前哨奖项。这意味着我们或许可以期待艾伯特导演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斩获第十座、也是最后一座最佳影片的奖杯——当然,前提是他这一次是真正选择了不再执导电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