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清华学院(6 / 8)
以自行抄录,学生是不需要交束脩的。开办初期这些都比较自由,等人多了以后才会慢慢严格起来。
进入学校的学生,九岁之前学拼音以及基础的理论知识,九岁以后可以一边学理论一边在各实验室里实习。学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考虑选一门,而不需要全部都学,如果够聪明也可以都学的。
在学习过程中是要进行考试的,两月一考,一年一大考,如果有两年被评定为不及格,那就要被劝退,将机会空出来留给其他人。
学成以后还要参加考试,考核优等学院可以帮忙安排差事,当然他们也可以自己找更好的,反正总会有这方面的工作提供给他们。
在教育之初,工作机会多,人员少的时候,怎么都好安排,难的是在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随着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可提供的岗位是不是也能跟上。
林重阳觉得十年之内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目前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这些技术知识。
毕竟现在皇帝和朝廷并不禁止,这就是好事。
五月初十,清华书院举行挂牌仪式。
沈老爷子已经进宫觐见过皇帝,得到了许多朝廷资助和许诺,让他们可以大展身手,而不必有太多顾虑。
文思院大门上的匾额清华书院四个古朴苍劲的大字,是沈老爷子亲自书写,雕刻大家欧阳春波亲自操刀雕刻的作品,两边楹联则是李固墨宝,书院里面的几处主要学堂,也都是蔡政、杨琦等的墨宝。
一时间就学院的匾额、楹联都吸引大批书法爱好者前来围观临摹,热闹非凡。
沈老爷子趁此忽悠了两个老秀才过来当先生,这两人四十来岁,久考不中一直靠着开办私塾教学生。而书院的文化课只为了让学生们读书识字,并不强求一定要做高水平的文章,有初级教学经验的秀才们完全可以胜任。
不仅仅是城内的学子们跑来围观,宛平、大兴两县县学的学生,还有顺天府府学的学生都来参观,都非常好奇这是一座什么性质的学院,居然不以教四书五经为要,招生的标准居然是科举无望的“笨蛋”们。
如果是别人做这样的事情,只怕会被人笑死,可现在学院的院长是沈少师沈粲,庚戌年状元林承阳也有参与,就没人敢随便笑话了。
尤其那些原本还上书、投稿谩骂林重阳的那些,之前还忙着打笔仗,结果林重阳根本不理睬他们,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