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清华学院(4 / 8)
既然大家选择清华学院,那就清华吧。
“老爷子,你为什么不选明大或者北大呢?叫起来不是更简单吗?”林重阳还不死心,悄悄问沈老爷子。
沈老爷子道:“咱们有个清华书斋,再叫清华学院不是正好吗?”
林重阳:……原来如此啊,他还以为是宿命呢,真是太天真。
沈老爷子道:“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你不是这样想的?你喜欢哪个名字?”
林重阳笑道:“清华啊,我最喜欢清华了。”他对清华不要太熟啊。
沈老爷子走得又稳又快,指着前面的一处院落对林重阳道:“这是文思院最大的一处院落,我瞧着咱们就在这里办挺好的。”
他们选中的地方不是詹事府前面也不是东边,而是明时坊文思院。
文思院是唐朝时候设立的机构,原本是望仙台,后来被改成为皇家打造金银器的地方,等于是精加工工作间。前朝的时候文思院被当做了画师院,金银器工作间只剩下一个小院子,到了本朝这里就重新变成皇家金银制作间,将画师们依然挪进皇城去。
林重阳建议保留那几个金银制作间,毕竟他们学院也需要一些可以动手实习的地方,除了教授理论知识,还有相应的手工业技能,只有这样,学院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如果仅仅教授理论,这些理论不能让他们参加科举中进士为官,甚至也不能让他们都找到体面的文书差事,那是不会有人来学的。学以致用,才有生命力,亦或者到了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个基本需求,那时候可以不考虑学习是为了干什么。
现在是必须的。書%快¥電¥子%書
他们需要几个实验室,初级物理、化学、数学、地理、天文、手工作坊间等等,开始不齐备没关系,可以慢慢地完善起来。
他还打算开一门设计课,让学生们专门研究国内外、宫廷、民间喜欢的纹样,然后在尊重民俗的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到时候金银器、丝织品、棉纺织、瓷器、玻璃器皿乃至砖雕、木雕等的纹样,都会被他们影响。
从前做不到的,现在对他来说不是问题,毕竟他现在是京城中下层人士的潮流风向标。
不知道因为他是状元郎,还是因为他是长得最俊的状元郎,亦或者因为他在京城做的那些事儿,反正如今他就是京城一大部分人的潮流风向标,都盯着他。看他吃什么——那么聪明,用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