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京察、现(6 / 8)
解释,毕竟也是有此原因的,他笑道:“下官接手的时候学士大人已经准备很多史料书籍,下官只需带人将材料甄别筛选就好。”
这当然是谦辞,因为大部分工作都是他后来带人做出来的,只不过他分工明确,任务清楚,有人负责起居注勾选,有人负责其他史料筛选,有人负责摘录,有人负责整合,有人负责抄写,这样以来那几位庶吉士的工作效率就非常高。
以一当十有点夸张,但是以一当三还是很轻松的。
谭赟也过来翻看,见上面居然有句读,就觉得很不爽,“林修撰这样编书,可是要多费许多纸张的。”
林重阳笑道:“那咱们就想办法多造纸,总归不会短了翰林院的纸用。”他们删掉很多无用废话,早就把标点符号费的纸节省出来了。
“哎呀,还有图画呢!”张学士跟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指着翻开的一页惊喜道:“先帝年轻时候可真俊。”虽然只是简单线条画像,并没有上色,但是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物特色画出来,更见功力。
林重阳偷笑,画出来的人物罢了,皮肤光洁、眉眼齐整,只要不画歪,就没个丑的。
他这是学了沈之仪,扬长避短,画出来的人物英武不凡,上官们自然不会有异议。
张学士那么一喊,其他人也纷纷去看,各人拿了一册都发现这原来是一套图文并茂的皇帝实录呢,在总纲就有仁宗皇帝的画像、生卒年、谥号、庙号等,翻开就是目录纲领。
一共一百四十二卷,分一百四十二册。
每一册里都有几幅画,将那些重要场合画出来,再将需要标注的语句填在空白处,一目了然。
尤其有些对话,居然还模拟再现,加入了语气词,又有句读,读来轻松诙谐十分有趣。
仁宗皇帝本来就是一位宽仁幽默的皇帝,当初有位陈阁老却是位冷面阁老,沉默少言、面色冷峻,仁宗皇帝就时常跟他开玩笑,在这本《仁宗实录》里就有很好的体现,看得张学士等人忍俊不禁。
谭赟却不高兴,指责道:“先帝实录,岂是儿戏?这般戏谑取乐,成何体统?”
林重阳见他率先发难,就将另外一套直接抄录的《仁宗实录》搬给他,“谭学士,这里有按照惯例编纂的实录,还请谭学士过目。”没有全部,只有前面总纲和十卷,如果皇帝不认可,那他立刻就能带人将这样的抄写出来,反正材料是现成的,只需要誊录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