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树大招风(2 / 4)
选举的配角。说穿了,就是一个陪选的。
“差配”虽说只是个摆样儿,但人选却很有讲究。
其一是找一个老实本分的,落选后给安排一个人大政协的位子,虽比不上正经当选来得正路,却到底也是晋升捷径,好歹算捡了个便宜。其二是找一个有发展前途的,这一届陪选,下一届就是当然的人选;这样,“差配”有指望,也会当得心甘情愿。
这些不能摆到桌面上来说,但大家都心照不宣。
反正“差配”总归要选出一个来,楚天舒也不失为一个上佳的人选。
因为只是一个未定的权宜之计,伊海涛没有急于与叶庆平等人通气,当然更不会告知楚天舒本人,只等着时机成熟再和他当面摊牌。
临近换届,传言和消息就满天飞。
虽然清除了唐逸夫等反对势力,但并不表示从此就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何天影毫毛无损,还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致远怀恨在心,他在京城高层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在升迁的机会面前,没有人会漠然处之,每每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官场上历来不缺少暗流涌动。
市委书记和市长几乎没有悬念,所以,边缘人物楚天舒就自然而然成了各种潮流交汇的漩涡中心。
毫无疑问,南岭县的老百姓认定楚天舒与历史上的“清官”没有区别,他是南岭百姓的“青天大老爷”,是带领人们脱贫致富的大救星。
但是,楚天舒在南岭县的一些做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比如他让开会迟到的干部罚站开会、强行扣机关干部工资搞建设、向县属企业摊派捐助、对国有和集体资产“一卖到底”等等,都一直受到外界和专家们的非议。
有位大学者干脆说,楚天舒的很多做法是违法和侵犯人权的。他缺少法制、人权观念,他的无限权力让人感到恐惧:他用这个权力来做好事,他就是“包青天”;如果用他来做坏事,他就可能变成“秦始皇”了。这是强人政治的悲剧,这种现象必须制止而不是鼓励。
对于楚天舒在南岭县建设示范县的业绩,其他县市的干部也并不服气,说拿着省市几千万资金的扶持,干出成绩来理所应该,干不出成绩才不正常,体现不出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换做其他人,同样能干出业绩来,或许干得更好也或未可知。
在各种议论声中,省委组织部考察组来到了南岭县,楚天舒要提拔的消息传得有鼻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