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荐赵云将战长版(5 / 8)
曹操眸光一闪,像是顿悟什么一样,沉默下声。也不再郁闷地沿着河畔溜达了,直接招呼人上马去往城里走。
之后的好几天,宛城都是相当太平。曹操从善如流在南阳休养生息,并且已经着人去安排南民北迁的事情:曹昂跟他透露过一些关于迁民治政的事。曹操当时就觉得提出这事的蔡威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中原多年混战,十室九空。人口缺损极大,劳力不足,兵员不足,人口问题就要成江山社稷发展之瓶颈。加上为了北塞治理还有多族融合等等,统统都得是有人才能办成。可这人从哪里出?又是犯难的事!一个小毛娃娃长成半大青年怎么说也要十几年,这十几年北方总不能老是半荒不荒的。
所以,曹大人决定:迁民!从南往北走!哪里人多从哪里匀开一些。政策上给优惠,经济上给支持,在南边无田无地没关系。只要肯搬家的,等到了北边,这些全都再到手,不光到手这个,头三年免租免赋,只要你肯踏踏实实垦荒屯田,好日子就在前头等着你呢。
这事说起来是容易,可办起来却远远没那么简单。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讲究乡土情结,对于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总有浓厚到骨子里的乡情,非到万不得已是一定不肯离开的。曹操的迁民令一发布,在南阳地界立刻引起一阵轰动。老百姓想法很简单:我们正在南阳待的好好的,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北边去?你说是给土地给房子,榜文写的比唱的都好听,那万一我们离开了,等到了地方却啥好处也没捞到,我们找谁喊冤去?
所以这榜文下去好些天,愣是没多少主动搬离的人家。后来还是曹昂看不下去,拿着成摞成摞的户籍文书丢到司马懿郭奕他们面前,义正言辞地下令:在克定荆州之前,必须把要迁移人家的户籍名单给我列出来。然后给我照着名单挨家挨户的劝。凡主动北迁者,赏盘缠口粮。但有敢违令不迁者……一概锁拿,格杀勿论。
此令一下,效果立显!原先还犹犹豫豫要迁不迁的人在这档口立时就显出了趋利避害的人之本能。迁走,眼下就有看的见的好处。留下?被锁拿,还是被杀头?想留也得有命留不是。于是南阳郡内街道上一时间被来来往往的官兵和携妻抱子的迁民队伍塞满,军中、郡中管军事的管民事的在这莫名其妙的档口空前合作了一把,居然也没闹出什么乱子来。只除了……各位主管的人会忙得脚打后脑勺,被压榨剥削的厉害外。
当然这些被压榨的人里是绝对不包括郭嘉的。郭嘉现在是清闲下来,即不管人家怎么休养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