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壹拾捌(2 / 4)
这事他实在推诿不得……你说,圣人就将这件事说给他听了,他如果不敢,圣人怎么会饶过他?问题是,空穴来风,必定有因,他如果查出来,你叫圣人的脸往哪搁?
唐初风气虽然逐渐开放,但这种程度的就够的上丑闻了,大家都遮掩还来不及(其实贵妇养面首是有的,但都没有明目张胆地来,风气最开放的时候,也就是在武则天当政以后)。
惴惴地接下此事告退,还没出宫门,就迎面碰上太子了,于是太子邀他上东宫喝茶,就有了这件事了。
长孙无忌这样一说,倒也并不指望李治给他出主意,只是刚好碰上这件事,又刚好碰上李治罢了。
李治一听,先是惊讶,然后也愁上了……
从太子东宫回了宰相府,知道长孙无忌回府的儿子女儿自然拜迎。
看着长得清清秀秀的女儿们,长孙无忌始终记得他的妹妹长孙皇后如何在宫中孤寂的模样……纵使他一度也希冀在妹妹之后,能再把女儿送进宫里。但在承乾和李泰的事后,也歇了心思了。
在唐初,他本就是朝廷的重臣,为了在太宗之后继续维持这种局面,他不顾压力力荐李治,固然有他的心思,也是李恪的权利欲太重。所以,不仅是李治仰仗他,他更是背靠李治。
高阳公主私通之事,另外还牵扯到了,她的驸马房遗爱曾拥立李泰,原本身份就敏感,更何况现在他自己还牵涉其中……
……
不管政治硝烟如何,总之一个月后,东宫上下就开始集体搬迁了。
太子府设在原隋朝的宰相府,占地面积和规格都做了扩建,此事也是交给长孙无忌和太子府左右春坊监督的,中间,还应李治的要求改了园子和几处重点的寝殿。
在那之前,太子妃下令准备迁居以后,已经陆续有一批物件运至太子府,等真到了乔迁之日,反倒只剩下些细软和人了,几乎等同于两手空空地搬家。
因古人注重乔迁大事,所以挑的也是良辰吉日。
孙茗之前是不知道,等知道的时候都万事已定,所以再多问也是无益。
出东宫的时候,孙茗做的是装饰较为朴素的牛车,相对来说,没有马车那么颠,用马车来驮包袱细软的多。
出宫门走的是内城,也就没有孙茗想象中的繁华和吵闹。
也没有太久,车就停下来。与她一道坐在牛车里的花枝服侍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