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5)
“是,我想找剧作家改编你们的故事。并不止是你们,还有一些其它典型的例子。当然我们会做一定文学性的改编和修饰,并不会完全按照现实一字一句地写上去,也不会涉及你们的真实姓名,影响你们的现实生活。”顾臻对黄依玲解释道,“想拍这个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要让更多人了解像是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以及其它这一类的心理疾病是怎么一回事,让许多病人及家属了解这样的病症并不可耻,并能够积极寻找治疗途径。我们想要向一般人展示,抑郁症是怎么一回事,源于什么因素,是基因,激素分泌失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伤害,亦或者自卑感,负罪感?正常人或者患者家属应该如何跟抑郁症患者相处,什么样的行为和言辞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不是使其进一步加重。”
黄依玲听了,沉默了一会儿,问自己的母亲:“……妈,你觉得呢?”
黄女士用带着方言口音的语调说道:“我觉得可以,我多亏了顾先生才能慢慢好起来,能帮到别的生病的人真是很应该的。”
她的语调和语法都有点怪怪的,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她声音里的温柔明理。
黄依玲笑了起来,说道:“我也这么觉得。”
那之后顾臻又征求了好几位前患者和患者家属,其中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也有人虽然有些迟疑,最后却是同意了让顾臻改编他们的故事。
最后的剧本主体定下来的是十二个故事,组成了第一季的内容。
这部电视剧初步定下的名字就叫做《无罪论》——这题目暗指了整个故事的中心内容:精神类疾病不是罪行。
这十二个故事,大半由研究所的案例改编,而小半则是由一些老旧的新闻和真事改编。
第一集的故事是《无罪论·有罪判定》,讲的就是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少女,因为小时候家庭不幸,少年时期受到过恶人的性侵害,而年长之后又因为畏惧人群无法寻求自我价值,所以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处于抑郁期间的她给自己下了有罪判定,父母的重男轻女与因此对她的冷暴力,年少时候受到的侵害,以及后来患上的严重抑郁症,都因为一些畸形的观念和言论而成为了她自觉“有罪”的证明。
在终于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自杀的那一天,她从市中心的一幢高楼上跳下,在坠落的一瞬间,与大楼中的一个人四目相对。
幸运的是,少女最后掉到了便利店的机动车顶棚上,没有死。不幸的是,她的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