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篇 - 只影向谁去(五)(3 / 5)
一万多平南精兵。他在平南的兵权实质上已经被平南王架空,我虽不知平南王连日来给他的书信里写了些什么,但也明白,此刻他还留在襄城,已是不惜失去一切的代价。
这日宁尚书和许相求见。宁尚书贪生怕死,战事到了这个地步,此时求见肯定没有什么好事。但许相竟然同流合污,令我颇为诧异。
两人进来后,宁尚书目光闪躲,许相则一直阴沉着脸不说话。
事有蹊跷,我问了一声“何事上奏”后,许相依然沉默,宁尚书却贼眉鼠眼地瞥了几眼史清,干咳了一声,道:“还请国父回避。”
史清现为小皇帝轩辕辙的义父,朝中大臣已经惯称其“国父”。他每日与我一起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取大臣们的禀奏已成惯例,此刻让他回避,简直令人又好气又好笑。
我正想说话,史清已淡淡一笑道:“既然尚书和丞相都是这般意思,必有其用意,我回避一下也是应该的。”
许相依旧不语,竟然是对史清所说的“都是这般意思”默认了。
史清出去后,宁尚书啃啃吃吃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忽地一拉许相袖口,道:“我是户部的,兵部和礼部的事都在你管辖范围内,这事还是你来说妥当些。”
许相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这事是你提出来的,触霉头的时候倒要我出面。”
宁尚书绷紧了面,冷声回应:“怎么是我提出来的,这事已在军机处议过,你当时也赞成,怎么此刻又出尔反尔了!”
我将手中用来批示奏折的朱砂笔一扔,不耐地道:“这里虽不是朝堂,却也是正经议事的地方。本公主批阅奏折的时间尚且不够用,哪里来的闲功夫听你们吵闹!许相,究竟何事,速速奏来。”
许相无奈,拱手道:“这事确由军机处各位大臣商议过,如果不是情况危机,而此法确可挽救大周,罪臣是万万不敢以此事奏请公主的。”
我慢慢靠向椅背,想到他二人方才要史清回避,心中已对他所说的“此法”猜到大半,阴沉着脸道:“说下去。”
“公主认为,慕容安歌二十万大军压境,此刻什么事是最重要的?”
我不动声色地道:“当然是大周存亡、百姓安危最重要。”
许相又问:“臣等曾听闻,公主准镇国将军请出征池州时说过,公主可为大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大周在则公主在,大周亡则公主亡。公主那时还问将军,可为大周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